蔡水林:宁乡花鼓戏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3-04-27 来源:宁乡文史编辑部 浏览:354

旧时宁乡劳动人民在山间田头劳作时,为消除疲劳,或表达情感经常对唱山歌,后经艺人们的艺术加工,发展成为一门集歌、舞、乐于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形式,主要在新春或婚寿喜庆时演出。其雏形为对子花鼓,又名地花鼓。

据清同治六年(1867)《宁乡县志》记载:“同治年间,流沙河的土坝,已有花鼓戏的社班,名土坝班,有专门的行箱,活跃于宁乡、湘乡等地。”早期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以流沙河民间艺人黄道开为班主组成的土坝班为宁乡第一个民间花鼓戏业余班社。这是湖南最早的花鼓戏班,既是最早进入省城长沙市演出的戏班,又孕育了长沙花鼓之乳。

在土坝班的发展和辐射作用下,相继出现了草冲班、田坪班、大田方班、唐市班、湘乡班等等。流沙河是湖南花鼓戏的发源地之一。土坝戏班最早创作演出的剧目有《五扯笋》《湖北婆逃荒》《赶桌》《书房调叔》《蔡坤山耕田》《耍金扇》《双采莲》等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宁乡地方剧种。

到民国期间,业余花鼓戏班社就已遍布全县各地,而且从演出风格上逐步形成上路、中路和下路不同的特色。大体从横市以上称上路,双凫铺至回龙铺一带称中路,县城及其以东并靳水四乡称下路。例如宁乡正调,在横市以上则被称作西湖下路。它随着花鼓戏艺人的创作实践逐渐形成许多路流派,其中以浏阳、宁乡、益阳、西湖、醴陵等五路为主要流派。这五路花鼓戏因都以宁乡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所以通统称为宁乡花鼓戏。

宁乡花鼓戏以小调见长,处理细腻,字正腔圆,委婉清新,真挚动听,并发展了弦乐伴奏。宁乡市花鼓戏在湖南花鼓戏系统中属于长沙花鼓戏。在宁乡称之为“宁乡花鼓戏”,它是一个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戏曲。湖南花鼓戏中常用的“宁乡正调”即是宁乡花鼓戏的代表性曲调。

最初由歌舞形式的地花鼓发展为较有故事情节的对子花鼓,一对花鼓演员,有乐队随之,少则几人,多则十余人;其后发展为“三小”行当(小旦、小生、小丑)和乐队(鼓、锣、小锣、云锣、双钹、大筒、大唢呐、小唢呐、笛子等组成),逐渐具有戏剧性质,为草台班演出阶段;后来吸收其他剧种的腔调、伴奏和表演等艺术表现手法成为戏曲剧种。其特点是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它的产生和形成都在民间,而不像其他剧种那样先由宫廷、上层社会提倡然后再传到民间,因此极具群众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宁乡花鼓戏被统治者视为淫戏,严令禁演。清宣统元年(1909年)宁乡城曾贴有禁演花鼓戏的“四言训示”:“省垣首善,敦俗为先,淫戏卖武,谕禁久宣”。显然在城里的正式舞台是不能上演。有伤风化,登不得大雅之堂,所以曾一度受到政府干涉。艺人常被提锣毁箱或抓去坐牢游乡。尽管如此,花鼓戏不但屡禁不绝,反而愈禁愈炽。因流沙河一带位于宁乡西南,属边远山区,且近湘乡、邵阳等地,“天高皇帝远”,执政者鞭长莫及,难以禁锢,则花鼓戏盛行。尤为农村往往于新春偷演,禁不能绝。人们瞒过官府耳目,不受演出场地和时间限制,可以在地坪演出,也可在堂屋中演出,或者于夜深人静之时,深山野岭之处,铺四只扮桶,搭几块门板,以晒垫盖顶,缚草为台,尽情唱演,尽情观赏,极为方便灵活,所以演花鼓戏的班子曾一度被称为“草台班”。民国后禁令松弛。

据老艺人说,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宁乡艺人王命生、贺桂先、罗绮文、肖克昌等人进入长沙正式舞台演出之前,长沙城里还只有茶摊子上的围鼓戏才唱花鼓调,正式舞台上是没有人演花鼓戏的。也就是说,王命生、贺桂先等人就是宁乡花鼓戏在长沙登上正式舞台的第一代艺人。

宁乡花鼓戏不仅登上了大城市的正式舞台,据肖克昌(已故)先生后来回忆说,贺桂先和王命生的《张先生讨学钱》,在长沙城里产生巨大的影响,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况,一时间“正月里,正月正,家家户户闹新春”。“除夕过是花朝,先生就把学生邀,大学生有了七八个,小学生有了十几名。如今世界大不同,老书不教要教国文,算术体操还容易搞,就是咯个英文ABCDABCD我搞不清,张先生从冒进过洋学堂门,如今我教书打背弓,如今我教书打背弓(哪)!”便唱响长沙街头巷尾。终于使宁乡花鼓戏走向市场,落户生根,而后享誉三湘大地,一直为人们传唱至今。

基于花鼓戏广泛的群众基础,1951年,私营宁乡县群众楚剧团在县城北正街成立,这就是宁乡县第一个花鼓戏专业剧团,当时共有演职人员40余人。剧团根据国家文艺政策要求,对旧剧目开始“扬尘抹灰”,加工整理,使宁乡花鼓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群众楚剧团不仅演传统剧目,还移植排演了一些现代戏,其中《骆四爹卖牛》在1955年湖南省第二届观摩会演中,获得了一等奖。

1956年,宁乡县政府决定以群众楚剧团为基础,成立宁乡县花鼓戏剧团,属集体性质,从此宁乡有了集体公有制花鼓戏专业剧团。

宁乡县花鼓戏剧团成立后,根据不同时期党的文艺政策、政治和经济建设的要求,演出了《讨学钱》《麻姑戏鹿》《刘海戏金蟾》《茅庵渡妻》大批古装戏和《三里湾》《夺印》等许多现代戏。

1961年,刘少奇主席回湖南进行社会调查小憩时,湖南省委、省政府在省军区大礼堂请刘主席观看长沙市花鼓戏剧团演出的《书房调叔》,也是主席指定要看的这出戏。这是宁乡花鼓戏艺人王命生等演员演出的。演出结束后,刘主席笑容满面,鼓掌表示赞赏,并亲切接见了王命生及剧团其他同志。

1967年“文革”中,宁乡县花鼓戏剧团宣布解散。但不久又建立了文艺工作团,其间排演的花鼓戏《两张图纸》还被拍成了电影。1978年“文革”结束,传统古装戏解禁,当时的宁乡县文艺工作团开始以演古装花鼓戏为主,排演了《逼上梁山》《十五贯》《秦香莲》等一大批剧目。1982年,宁乡县文工团更名为宁乡县花鼓戏剧团,不仅排演传统花鼓戏,移植外剧种剧目,每年还有新创作剧目参加地区或者省里组织的汇演。《外婆来了》、《了解了解》等,均在益阳地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并参加全省汇演。

在宁乡民间,一直活跃着一大批花鼓戏艺人,有相对固定的业余班社,也有许多属临时组合演出。他们可以搭台唱戏,也可以围鼓坐唱,在楚沩大地,看花鼓戏始终是民众重要的、甚至主要的娱乐形式。1980年代中,全县业余花鼓戏班社数十支,有近十支达到半专业状态。

宁乡花鼓戏能演唱的曲调数以百计,最具宁乡特色、最有影响的曲调莫过于宁乡正调、宁乡讨学钱调,在益阳、湘潭的一些农村,宁乡正调可以说百唱不厌,不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其他劳动场所很多人都会唱起“杨冬云在学堂,勤攻苦读,思想起家中事,常挂在心怀”。此外,还有宁乡花石调、宁乡双川调、宁乡反调、宁乡七字段等。宁乡花鼓戏不仅能在本县受到欢迎,在周边县市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宁乡剧团排演的《春草闯堂》《牙痕记》等剧目在长沙、湘潭、益阳、株洲等地都是好评如潮。

1980年代中,县剧团在长沙、湘潭等地演出经常是一票难求。宁乡花鼓戏也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度肯定,甘泗淇、彭德怀、谢觉哉、刘少奇都先后看过宁乡剧团的戏并给予了热情的赞扬。

宁乡花鼓戏艺人人才辈出,除前面提到的一些人外,还有伍岳云、朱林武、廖爱莲、钟彬彬等也都颇受观众欢迎。双江口艺人余菊生(1863年—1934)师从花鼓戏艺人鲁文智,先攻旦行,后习丑净,兼习打击、管弦乐器,文武场皆精,既精花鼓戏,又通湘剧,传艺长沙、南县、华阴甚至湖北等地,成为湖南省不可多得的全能戏曲艺人。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1987年宁乡县花鼓戏剧团宣布解散。但县级专业剧团的解散,并不影响广大群众对花鼓戏一如既往的热爱,民间一直活跃着数十支花鼓戏演艺队伍,数以千计的演艺人员。1990年宁乡县花鼓戏《希望的田野》在湖南第二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汇演中获奖,并晋京汇报演出,在北京演出了三天三夜,获文化部艺术局奖状。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都作了宣传报道,轰动一时,唱响全国。

2007年,宁乡对子花鼓成功申报第一批长沙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湖南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宁乡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局主办了宁乡花鼓戏曲比赛,历时三个月,近千人参赛。比赛分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四个阶段进行。参赛选手有年过81岁的老者,也有16岁的在校学生。现全县各乡镇都有自己的业余花鼓戏剧团,花鼓戏爱好者超过10万人,能哼能唱的上万人。

2016年10月,宁乡花鼓戏(与长沙花鼓戏共同)入选湖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

为振兴地方戏曲文化,复兴传统文化,2017210日,宁乡县花鼓戏剧在县文体中心再次成立。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湘,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戏剧家协会、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等省市相关部门领导;中共宁乡县委主要领导等出席并共同为宁乡县花鼓戏剧团揭牌。2018年,由宁乡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电局、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宁乡花鼓戏唱腔大赛及戏曲身段比赛。

几百年来,宁乡花鼓作为一种独具湖湘风格的民间戏剧,它为丰富劳动人民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今,宁乡花鼓戏进校园、进社区,已成为常态。这将开创宁乡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宁乡花鼓戏传承保护的新局面。

沩宁高氏 版权所有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西环中路57号2楼A区       电话:0991-8734541
新ICP备20220001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