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宗族观念来源于宗法社会制度,以姓氏的特征表现出来,宗族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西北之地的陇西李氏,历经千年,唐朝李氏当政极大地提升了李氏影响力,并以宗祠形式将天下李氏宗亲凝聚起来。陇西从地域名称固化为一种天下李氏归宗的文化符号,姓氏族谱将各支系连接在一起,成为怀念先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纽带。
关键词:宗族;姓氏;陇西李氏;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K810.2 文献标识码:A DOI:
在古代社會,宗族是宗法制度、宗法社会的原生体。宗法思想和制度贯注在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中[1]。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宗族所产生的作用是其他社团所不可比拟的。从皇室的宗庙到民间的祠堂,宗族与政权势力、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无一不有着密切的联系。亦或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之宗族好比种姓之于印度,其作用和地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变迁和历史进程。
姓氏是由历史上形成,源于宗族,被视为宗族符号。宗亲活动,亦是从古代宗族、祠堂活动演变而来,欲深入了解其活动轨迹变化,需要追踪宗族活动的历史、发展线索和演化趋势。作为社会群体的宗族,有三大基本要素:血缘、地缘和组织机构。本文所论“陇西李氏”,即符合这三大因素聚合而成的宗亲组织,时至今日其活动依然活跃,是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
1.陇西李氏源流
关于李姓渊源,郑樵在《通志》卷二十八《氏族略》中言:“李氏凉武昭王有过二十年,高祖有天下三百年,支庶既蕃,子孙必众,然牒谱之议纷纷,不知何始。”李姓起源较早,特别是唐代以后繁衍兴旺,支系众多。目前大概有“源出赢姓说”“以官为氏说”“指李为姓说”“李树图腾说”“源于老姓说”“源于姬姓说”“源虎图腾说”等。而世人比较认同前两种说法。据《新唐书》卷七十《宗室世系表》载:“李姓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征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候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图二)《通志·氏族略》中“以官为氏说”与此基本一致。
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看,陇西李氏的奠基人为秦陇西郡守李崇,文曰:“崇为陇西房,玑为赵郡房。崇字伯佑,陇西守、南郑公。”但李崇仅在陇西为官,并未定居。李崇之孙李仲翔时,被任命为河东太守、征西将军,奉命讨叛羌于素昌,战死,于是“仲翔子伯考奔家丧,因葬之狄道之东川,遂家焉。”此为李氏定居陇西之始。之后李伯考一系被称为“狄道房”。李伯考之子李尚任成纪令,“因居成纪”,遂从狄道房析出,称“成纪房”。李尚即为“成纪房”之始祖。随着李氏繁衍,李氏子孙迁徙各地,形成新的房系。自成纪为基点,李广十六世孙为西凉武昭王李暠(图十二),李暠的七世孙为唐高祖李渊①。李唐宗室嫡传世系,从西汉李广至唐初李渊,共23代。此期间约迁移三次,先由成纪迁至敦煌,继由李暠曾孙李熙率军镇守的武川,因以为家。后由李熙孙李虎从北周文帝家于长安。唐代陇西李氏定著四房,武阳、姑臧、敦煌、丹阳,出宰相10人,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下诏确认凉武诏王李暠子孙“隶入宗正寺,编入属籍”,更有利于李氏宗族发展和对陇西郡望的认同(封面图)。
李氏子孙从秦汉至隋唐的近千年里(见图九),不断繁衍迁徙,遍布全国各地,不乏出现一些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在唐代达到鼎盛。《新唐书》卷七十一《宰相世系表》载:“唐为国久,传世多,而诸臣也各修其家法,务以门族相高。其材子贤孙不殒其世德,或父子相继居相位,或累数世而屡显,或终唐之世不绝。”李氏在唐朝位高权重,使得李姓世人争相攀附,在以后寻根问祖过程中,皆以陇西李氏后裔自称。郑樵《通志》卷二十八《氏族略》中评论:“唐家有天下,必欲世系详明,然自成纪令之后,信以传信,自成纪令之前,疑以传疑,盖谱牒之家,疑信相半,尚为成纪令,因居之。其后随为陇西成纪人,故言李者称陇西。”自宋以后,“故言李者称陇西”便成为一个李氏宗族的自我认定标准(图三)。
作为姓氏符号,“陇西”二字无疑成为大唐李氏家族的标识。李氏陇西郡望正是在唐朝奠定,史籍所见李氏郡望不下13个,以陇西和赵郡时誉最显,有“望出陇西”之名,唐人吕才等撰《姓氏谱》有“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之说。唐一代,“陇西”郡望,有其特有的地位和内涵。这里“陇西”是古郡名,而非今县名,特指郡望陇西郡。历经迁徙融合之后的全国之陇西李氏,已是定称自己为陇西而概不别属。《李氏源流》自称“凡吾国各地所有李姓无不冠‘陇西郡三字,足证李氏家族肇始于陇西,殆无疑义。”李姓、陇西已然合一,陇西李氏由一个血缘宗族演变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庞大氏族。这种合法性规则的构建通过历史编撰与重新演绎,以此来达到集体记忆的重塑或重建,而这一构建和重塑的最重要的基础是基于对同一宗族的认同(图七)。
2.宗祠建立及文化意涵
李家龙宫亦称李氏宗祠(图四),1988年编修《陇西县志》记载,其名为“北极宫”:位于北关下街路西头天门巷内,万历五年(1577年)由知县李汝相倡导筹资创建。顺治五年(1648年)部分建筑物被毁于米喇印兵火,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三十七年(1698年)吕高培任知县时,曾于任内在北天第一门上悬有“仰弥高”竖匾额。同治五年(1866年)庙毁,清末民初陆续增修。原庙院外有北天第一门、第二门、第三门(图十一),庙院内前有戏台和5座楼,后部有庙宇建筑群并5座假山,所谓“前五楼,后五山”。现“五楼”、北天第二门、第三门均毁,3座假山夷为平地,只存殿宇11座,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假山2座。1958年改建四中时,将全部庙宇简易改修,拆去前墙换上门窗,抽换部分梁柱后,作为教室和办公室使用。建筑物主体屋架和屋顶、屋脊砖雕等,均仍完整保存。此为现仅存的一处庙宇建筑群,1981年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氏文化研究丛书》中对李家龙宫唐朝时的外观进行描绘,“称宫者,不但规模大,且规格也高于寺庙,宫内建筑分前、中、后三组,楼阁林立,殿堂巍峨,环境肃穆,颇为壮观。”关于此番光景,已是痕迹难寻,无史可考的。对于其作用,在《陇西县志》中仅提到“三月初三日在北极宫(即祖师庙,在头天门巷)……等庙会,会祀都是烧香、演戏、供人游览。属于感恩图报的报賽性庙会。”[2]1993年以来,通过多渠道筹资,对李家龙宫西主殿、南北两侧殿、北殿、过庭、聚贤楼、郡公楼、戍边楼、荷花池和北天第一门等进行了恢复原貌的维修,并修建了围墙。2003年9月,陇西县旅游局在李家龙宫举行了“李家龙宫修复开放、宫藏书画展暨新闻发布会”。至此,李家龙宫正式向游人开放(图十三)。2006年6月,香港李炬能先生回乡祭祖,捐款修建钟鼓楼。李家龙宫现在成为李氏宗亲举行大型祭祖仪式的场所。
若要追溯,贞观年间,陇西已成为丝绸之路上名城重镇之一,朝廷重视在李氏发祥地的建立宗祠,以便全国各地李氏后裔祭祖和朝廷文武百官巡视,意在光显祖宗、威镇远方。《礼记·祭法》载:“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设庙、祧、坛、墠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周礼”中在采邑地设立宗庙以祭祖,唐代家庙主要集中于两京城内,官品为立庙标准,别于分封制下的采邑设立宗庙。第二种情形的家庙是建于故土兼及治所。建于故土家庙同宗族有很重要的关系,宗族始祖往往是有功德的先人,家庙所祀主人必然是其宗族始祖,家庙可能起到宗祠的作用,或向宗祠演变,继而发展成宗族祖庙,成为祖先崇拜和宗族活动中心。若按这一说法,是唐朝皇帝开国前的治所,在此兴建家庙似乎也不无可能。
陇西籍李氏中重臣名士众多。北魏是陇西李氏成为北方高门的最重要时期,李氏子弟见诸史籍者93人,有官爵者83人[3]。陇西籍李氏名人有宰相李石、节度使李蔚、侍御史李中敏,文人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等,也成为唐代起在陇西建造李氏宗祠的缘由。隋唐以降,李氏家族支脉增多,唐代按照官爵高低官修牒谱和科举制度的实行,打破了昔日士族凭借谱碟世袭为官的特权,使得家族祖籍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李家龙宫作为李氏祖庙所在地,在陇西李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宗族文化是传统文化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宗祠展现这种文化的载体(图五)。宗族认同核心之一即为对祭祖圣地的朝觐,为曾经祭祖圣地的最有利证据即为李家龙宫——李氏宗祠的存在。当前李家龙宫是举行大型祭祖仪式的场所,更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既可作为宗亲寻亲的物质依托,也可作为当地文化建设的标志,特别是外乡祭祖人士的到来,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祖祠所在地的荣耀,更重要的是为这一地区的发展提供的契机与希望。血缘集团的起点则是祖宗,子孙既然与祖宗骨肉相连,对祖先的祭祀就会使宗族的后人们加强认同感,祖宗能把整个宗族凝聚起来,使之更强有力,从而成了团结宗族的旗帜[4]。
凡是宗祠所建之处,必是家族和宗法形成之所。宗祠建立,宗法贯彻执行,必然得到政治势力的支持。政治势力和威望的消失,宗祠、宗法也随之解体。李家龙宫的几经波折也恰恰说明了这个道理。随着历史演进和时代变迁,这种力量重新凝聚的依然是宗族认同。但至于“李家龙宫”如何由来,为何又有“北极宫”之名,一时难以说清。其发挥的作用从祭祖如何变成了庙会性质的烧香敬神,又演变成今天的大型祭祖场所,其中的历史变迁恐怕一时难以分辨明了。可以肯定的是,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李氏宗族系统起着主导作用。“陇西”作为一个宗族的共同标识和世代相袭的郡望,其意义已远超出其地域概念的界限,“陇西李氏”不仅是姓氏符号,更象征着具有特殊内涵的文化现象(图一)。
3.宗族观念固守与姓氏延续
宗族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结合地方文化,体现了每个地区独有的生活特征及历史特性。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维系整个家族的“根”与“魂”,在这其中深融着廉洁、仁义、忠孝等家风的核心意涵,成为整个家族的立足之本。很多文化特性都可从宗族上找到根源,宗族观念浸染于心,渐渐积淀成为文化心理。
宗族观念和思想的主要载体和依托有二:族谱和仪式。族谱直接展现出整个宗族的传承与发展脉络,仪式过程实践着整个宗族的宗法思想。
以下是《李氏文化研究丛书》中所记2008年祭祖仪式中的一段祭文(图三):
惟我李氏,始自皋陶,官为大理,辅佐帝尧,循人性之常道,创刑律而设教,启原始之文化,勉黎庶以勤劳,子孙繁衍,承祀宗桃。利贞而后,李为宗,及之东周,百家争唱,学术活跃,聆祖诞降,创道德经五千真言,揭无极而原道于自然,德昭昭以沐广宇,道灼灼永垂万年。浩浩乎李氏之宗,宗裔显扬,决决乎俊杰辈出,扬我祖先,出将入相,建国安邦,布道施德,显我庙堂,大德之俊,万事尤昌,繁庶之孙,百代重光,四海李裔多人杰,五洲李氏共辉煌,济济英才,赫赫名流,可与日月同辉,能同江河流长幸甚至哉,至载泰祥,古郡,李祖故乡,天下李氏皆出,全球李姓情系堂。我广西李姓,枝柯繁昌,世代相传千百载,祖先出自之邦,吾随居香港,常遥念祖乡。千里迢迢来祭祖堂,惟诚竭尽力,扬我祖先,愿神州李氏赤子同创辉煌,祝光祖故乡,念发达繁昌。吉日良辰,秋高气爽,观我祖先,龙脉兆祥,仰望祖像,圣德浩荡,敬顾环围,彩旗祥光,叁驾经悟,令人跌望,泽被众裔,福社永长,孝思当常敦,祈神兮欣享。
祭文由上古先祖开始到今日四海宗亲,秉承祖训,继往开来,对祖先崇拜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李氏历代先贤古训选集》中首先把老子的《道德经》作为其历代必遵的哲理,又有“太尉公遗训”“文忠公遗训”“西汇公遗训”等近百条。李氏族风中更是将“和睦宗族,万脉同源”“重祭祀、贵祖坟”列入其中。家规和祖训,形式虽不尽相同,但传递的是整个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也让我们看到了超越时代的家族凝聚力和责任感。祭祖仪式的举行事实上是为了凝聚同一宗族的子孙,维系宗族的关系,以求宗族势力的发展壮大,而这种内聚力即所谓宗族认同。宗祠与祭祖仪式既是维持“族系”和“香火”延续下去的物化和实践,同时亦通过祠堂修建,祭祖仪式的举行,族谱编修来延续整个宗族的存在和整合。这一同气连枝的共识,通过祭祖仪式而达成,进一步加强了外乡祭祖人士的自我认同感。同时,这种将在“祖源地”“族源地”所进行的祭拜不仅为了彰显相关仪式符号,更是以仪式为载体宗族文化实践化的过程,这种过程形成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了基于宗族认同的文化认同(图十)。
仪式习俗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在于维持社会赖以生存的情感倾向,并使这些情感倾向世代相传。仪式本身即为一种历史记忆,其包含着复杂的、长时段的历史积淀与叙事。仪式除了装载变迁的历史内容,也在历史的表华中改变自己的形式和样态以适应历史的变迁[5]。
整个宗族文化的认同不仅仅是展现的对象,他们也是文化的生产者。但这种展现是选择性的。美国学者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提出了“选择性的传统”这样的概念,主张人们塑造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这个选择性的过程在社会和文化的阐释和识别中具有非常强大的作用。因为传统是一种建构“选择性的过去”的手段。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是当前社会和文化组织的一个方面[6]。
如果说祭祖仪式是对宗法思想的實践过程化,那么族谱或是家谱则是姓氏延续最真实的记载。家谱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世系、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是家训传承的载体。族谱得以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便是姓氏。姓氏符号成为血缘的最显著标识,是特定的文化印记。姓氏产生、演变和传承成为族谱的最重要内容,族谱成为姓氏繁衍续存的重要载体。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姓氏出现在前,族谱出现在后;姓氏区分个体,族谱记载世系。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起源于太古,流传于今世,是中华文化统一性和延续性的重要载体。姓氏代表着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部族、氏族及宗族的称号。宗族意识在姓名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按辈字取名。此法兴于北宋。北宋出现修续家谱之风,家族按辈次系统排列叙写家谱,明血统,分世次,产生按辈字取名之法:即凡同宗同辈,均用一个固定的字代表一代辈分,一代一字,世次井然分明[7]。
族谱在命名时,通常在“族谱”之前,冠以姓氏,如《李氏族谱》《张氏族谱》等。姓氏稳定,即族谱稳定,姓氏变化,族谱记载也随之变化。可以说族谱理顺了各姓氏家族脉络。作为姓氏文化的表现形式,族谱记录了家族史,连接起以血脉关系为纽带而繁衍生息的宗亲。各姓氏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清晰明了,这种组织才能延续传承。不管家族发展分出多少支系,在族谱里面各支系之间的血脉关系也必须清晰。古为今用,今为后用,大量丰富的姓氏信息,靠口传心记,延续是有限的,而族谱则是最有效的传承方式(图八)。
本文所述陇西李氏渊源,家族组织情形,庞大而复杂,以陇西郡和赵郡最盛,血脉绵延不绝。赵郡李氏传自战国末期秦国的李昙之子李玑,发源地大概在山西太原县一带。后由山西扩张到河南,晋时避“王伦之乱”,渡江徙居浙江常山。自赵郡李氏第19世祖李楷始,在江南开创了另一番恢宏气象,终定著六房:南祖、西祖、东祖、辽东李氏、江夏李氏和汉中李氏。族谱记载不辍,传承至今。陇西郡的传承自李崇以下至唐代,三四百年的传承和分支情况,《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详尽。在“陇西”这个郡望之下,分支为武阳、范阳、顿丘、渤海、申公、丹阳、安邑、镇远将军、早淳、姑臧、敦煌、仆射、绛郡、武陵、定州刺史、南阳公、谯王、毕王、雍王、郇王、大郑王等几十个大房。另外还有被大唐皇室赐以国姓的家族的加入,如鸡田李氏、代北李氏等。据《李氏文化研究丛书》载,现在可查源于李氏的各地李姓有:山东高密李氏、浙江余姚李氏、湖北枝江李氏、辽宁李氏、福建李氏等。每一支李氏房系都有自己家谱,记载着李氏血缘传承、文化渊源、发展历史等。据《中国家谱综合目录》李氏家谱有据可查的共有620种,2250册,此外还有不明册数的几千卷和各种钞本[8]。也就是说,无论是来自哪一个祖别,只要冠以李氏之名,依靠着可靠的族谱就可以找到最早的血缘关系(图六)。
总而言之,姓氏和族谱相辅相成,族谱也可被看作姓氏谱。姓氏在族谱里排序、传承、凝聚,族谱流淌着一个个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积淀着源远流长的姓氏和民俗文化,姓氏延续成为中华文化多元下的文化认同基石。
族谱保证了姓氏传递的稳定性,族谱的出现本身就为姓氏文化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宗族是这些同姓家族结合起来构成的体系,宋人张载所著《张子全书》卷四《宗法》中言:“宗法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兴,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宗法制度经久不衰,宗谱维系和凝聚作用。宗族意识使它增进家族成员对祖辈敬仰和怀念,礼让观念和家族的祖茔复修、立碑建祠等公益事业、社会生产、相互协助意识,宗族观念一并沿袭到今,对于加强各地与海内外同姓宗亲的联系,沟通感情,增进共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
[2]陇西县志编撰委员会.陇西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696.
[3]刘雯.陇西李氏家族研究[J].敦煌学辑刊,1996(2):86-91.
[4]余和祥.论祖宗祭祀礼的伦理思想根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5):43-46.
[5]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37.
[6]杰茜卡·安德森·特纳,杨利慧.旅游景点的文化表演之研究[J].民族艺术,2004(1):6-11,17.
[7]李润.论姓、氏、名、字的起源及文化意蕴[J].茂名学院学报,2005(2):1-5.
[8]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中国家谱综合目录[C].北京:中华书局,1997:103-132.
作者简介:任向红,女,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冉彬,女,通渭县图书馆馆员。
收稿日期:2020-03-14;责任编辑:柴若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