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姓氏的演变与由来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22-03-29 来源: 浏览:333

  在中国社会交往中,人们初次相见,总不免要彼此先问:“您贵姓”?“名字怎么称呼?”找人、打电话、发电报、邮寄包裹或信件,更是离不开人的姓氏和名字。姓氏和名字是识别社会成员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因此,正确地了解和使用姓氏和名字,在社会交往中是极为重要的。为便于了解和使用,下面讲一讲中国姓氏的由来与演变。
  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称号。它母系氏族社会,起源也最早。那时,人们都以母亲为中心,同一个母亲的后代形成一个社会集团,叫做母系氏族。婚姻只在不同的母系氏族之间进行,内部不能相通。这样,为“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就出现了姓的概念。
  在蒙昧时代,最初作为氏族标志的姓通常和人们所崇拜的某种图腾有紧密的联系。如风姓,在甲骨文中全借用鳳字,鳳或者就是初民的图腾。姜姓从女从羊,半可能是姜姓氏族的图腾。《左传》昭公十七年有一段记载郯子谈“纪”“名”的话,他说:“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郯子所说的黄帝、炎帝、共工、太皞、少皞,都是夏代以前传说中的人物,他们可能是某一族或某一部落的领袖。如果把“纪”和“名”看作是图腾标记或名称的话,那么以黄帝氏为领袖的一族是崇拜云为图腾,以炎帝为领袖的一族是崇拜火为图腾,共工氏为领袖的一族是以水为图腾,太皞为领袖的一族则是以龙为图腾,他们都是以崇拜的自然对象为本族的族称。

  古代氏族的姓据说见于《春秋》记载的有妫、 似、子、姬、风、赢、已、任、姑、芊、曹、祁、妘、姜、董、偃、歸、曼、熊、隗、瞒、允等二十二姓。近代著名人物章炳麟从《山海经》、《说文解字》等书中查出五十二个姓。近来又有人从金文中找出姗、嫼、只、媲、嫘、始、烦、等姓。这些姓合起来也不过六十几个。显然,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过的极小一部分姓而已。

  后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繁衍,新的氏族不断由旧的氏族分支产生。这样,一个姓也就分成许多分支,这便是氏。如赢姓分出的有徐、郯、莒、锺离、运菴、菟裘、将梁、黄、江、修鱼、白冥、蜚廉、秦、赵等十四个氏;姬姓分六十一个属地,四百三十二个氏;已姓分三个属地,十三个氏;任姓分十个属地,十三个氏,等等。
  氏是与父权社会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氏代表一个人身份的贵贱。自夏朝以后,只有拥有土地和人民的奴隶主贵族男子才可称氏,而女子和贫贱的人却不得称氏。当奴隶主贵族失掉士地和人民后,甚至变为奴隶,他的氏就会随之改变。因此,氏和姓是有很大不向的。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同时还代表着血缘关系;而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是父权社会的产物,反映一定的占有关系,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
  对一个人来说,一生只可有一个姓,而氏却可以有几个。比如,晋国有位大夫仅见于历史记载的就有会、季氏、武子、士会、士季、随会、随武子、范会、范武子等九种称谓,其中士、随、范都是他的氏。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氏是随政治经济地位的升沉而变化的。

  战国以后,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由于封建制度战胜了奴隶制度,反映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姓氏制度也被彻底废除。一般平民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姓氏,因而姓和氏开始融合成一个东西。到汉代,人们已不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了,如司马迁在写《史记•孔子世家》时就说孔子“字仲尼,姓孔氏。”其实,孔子的祖先本为宋国人,姓子,孔只是氏。司马迁这个疏忽,主要是受当时人们已不注意姓和氏的差别的影响造成的。

  中国古代姓氏有多少,现在已无从知道。有人统计,仅在历史文献上出现过的姓氏共约五千六百五十二个,其中单姓三千四百八十四个,复姓二千零三十二个,三字姓一百四十六个。可以肯定,在中国历史上实际存在的姓氏一定要比这个数字大得多。这些古老姓氏的来历十分复杂,有些姓氏的由来因为历史久远也已无法考证。但从现有的姓氏来看,大多数还是有据可考的。

根据它们的来历大致可分为如下几大类:

  1.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名姓为氏。这类姓氏的突出特点,一是对母亲崇拜的表现,如传说中的神农氏母亲叫女登,她的后代就以女为姓。今天现存的一些古姓,如姬、妫、姚、姒、姜、赢、姞、媿、妘等都从女字旁,甚至连“姓”字的本身也从女旁,这种情况足以表明,我们的祖先曾经历过“女生为姓”的母权社会的时代。二是反映对图腾的崇拜,如姜姓从女从羊,姬姓说出自天鼋等等,都与图腾崇拜有关。另外,象马、牛、羊、猪、蛇、龙、皮、毛、乌、风、梅、李、桃、花、叶、山、水、林、云、河等姓氏虽然不带女字旁,据某些学者认为这也是一种图腾的标志。

  2.以封国、采邑为姓氏。这种制度在西周达到高峰。西周初,周王室将天下划分成许多的国,封赐给它的同姓或异姓有功的诸侯,如齐、楚、燕、卫、鲁、陈、宋、郑、曹等。后来,这些受封诸侯的子孙就以他们祖先的封国为氏。同样,在诸侯国内,诸侯也把自己封国的土地划分为许多采邑,分别赐给有功的卿大夫。这些卿大夫的后代也就以他们祖先的采邑为氏。如鲁国大夫展禽的封邑叫柳,展禽的后裔便以柳为氏。周武王封造父于赵城,造父的后代就以赵为氏。周昭王庶子的采邑叫翁,后来“翁”就成了周昭王庶子后代的姓氏。
  3.以居地为姓氏。这类姓氏在中国古代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如传说远古有一个伏羲氏居住在东方,他的后裔便以东方或东为姓氏。春秋时,齐国公族大夫分别居住在齐国都城的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后来他们的子孙也就分别以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作为自己的姓氏。东门、西门、南官、百里、城、池、园、郭、欧阳等也是以地为姓氏。东门,据说是出自鲁庄公子、公子遂的后裔。因公子遂居住在东门,号东门襄仲,所以他的子孙便叫东门氏。欧阳据说是越王勾践的后裔,因为被封于乌程欧阳亭,后来就以地为氏了。
  4.以官爵职事为姓氏。古代,掌管邦教、军事、土木、人事、司法等事务的官,分别叫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这些职官的后代就以这些官职为姓氏。周代,掌管音乐的官叫乐正,他们的后代就以“乐正”或“乐”为姓氏;管商业的官叫贾正,他们的后代则姓贾。其他如相、宰、尉、上官、太史、少正等姓氏也都是取自官职的名称。而王、侯、伯、子、男、公孙等姓氏则是由封爵得来的。东汉学者应劭说,以事为氏的有巫、卜、陶、匠等。其实,以百业为姓氏的远不止此。周成王分康叔的商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等,都是以技艺为姓氏。
  5.以祖先族号、谥号或字为姓氏。唐、虞、夏、商、殷、周等姓氏大约属于祖先的族号。谥号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后来,这些死去的帝王后代就以这种谥号作为姓氏,如周代有文王和武王的谥号,他们的子孙便分别以文、武为姓氏。戴、昭、穆、康、庄、襄、桓、缪、成、平、宣等也都属于这类。宣姓据说是鲁大夫叔孙侨如的后裔,因为叔孙侨如死后曾被追谥为“宣伯”,所以他的子孙就以宣为姓氏。伯、仲、叔、季、乙、孔父是以字为姓氏。据史书记载,宋国有个大司马叫孔父嘉,孔父并不是姓而是字,后来的孔丘就是以他的字为姓氏。乙是商汤的后代,因汤字天乙,所以他的后人就以乙为姓氏。
  6.以少数民族姓名的译音或改从汉字姓氏为氏。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干年来,各兄弟民族在同汉族共同开发祖国的斗争中,互相影响,共同促进。有些少数民族因长期同汉族杂居而逐渐接受了汉族的文化,与汉族融合在一起。如今天仍在使用的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赫连、尔米、尉迟、万俟、耶律、蒲察、完颜、石抹等姓氏就是古代曾经存在过的兄弟民族的遗迹。
  另外,还有一些兄弟民族如回族、朝鲜族、满族等虽然仍保留着他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点,但也程度不同的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改从汉族姓氏的形式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这些民族的先人在变从汉族姓氏形式时,多将原来的多音节姓名简化成单姓或复姓形式,用三个字的较少。象回族先人多取其译音的第一个字或最后一个字为姓。回族的白姓据说是白笃鲁丁的后裔。
  马姓来历较复杂,有的说是封建皇帝的赐姓,有的则认为是穆罕默德的第一个字的转音。丁姓可能来源于回族先人名字的尾音,因为回族先人名字的尾音多带“Den”,所以回族的丁姓也就格外多。满族人的姓氏译以汉字为姓的情况有:以译音取姓,如他塔拉切以唐为姓,奇德哩氏冠姓祁,佟佳氏改姓佟,爱新觉罗氏改姓罗,关尔佳氏改姓关等等;以译义为姓,如巴颜氏汉译为富有之意,即以富为姓,倭赫氏义为石头,就以石为姓。

  

  此外,还以先辈名字为姓氏的。总之,方式很多。由于少数民族姓氏的这种变化,不仅使中国姓氏非常繁多,而且造成了许多复姓,甚至还有三字姓四字姓的。如在历史文献上出现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就有两千多个是复姓或三字姓,这些复姓或三字姓绝大部分是来自兄弟民族姓氏的译音。


沩宁高氏 版权所有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西环中路57号2楼A区       电话:0991-8734541
新ICP备20220001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