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自落,寂然美好2
发布时间:2023-05-06 来源:诗浪高波 浏览:281

—— 安乡八百弓汝富公一家子的零星点滴

诗浪高波  20233


前面讲的关于爷爷什么时候来的八百弓、当年没有炸毁前的房屋模样等,都是叔叔告诉我的。还说爷爷年轻时耕地种田的水平很高,对农时的把控非常精准,插秧的技术也是又快又好,年年粮食收成都很好,比其他人家的日子要富足一些。对孩子的要求也很严厉,经常告诫他们就是没有饭吃也要做到“家中无米早起烟”,别人看到灶屋里的烟筒早早地就冒烟了,肯定不会想到这户人家已无米下锅了吧。人要早起、勤快,不能偷懒等等。爷爷还乐善好施,为人正直,时常出面为左邻右舍调解一些小矛盾,处事公道,从不说别人家的不是,深受邻里们的尊重。叔叔说的这些,使我对爷爷——高家九爹,又有了更多的了解,记忆中的爷爷也更加立体而丰满了。

我父亲是爷爷的满崽,怎么又突然冒出来一位叔叔呢?

(高公保珍义子承协公近照)

叔叔承协公,本姓曹,他与八百弓高家的缘分,还得从1945年说起。叔叔出生那一年,他父亲都已经四十岁了,前面的几个孩子都不幸夭折,他父亲很想找一户人家,把叔叔过继过去,换一个生活环境,使叔叔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人。当年爷爷的枪伤刚治好不久,有一次去麻河口溜达,身体还比较虚弱,就在叔叔家门口歇脚,等渡船过河。叔叔他父亲见爷爷慈眉善目,衣着干净整洁,就主动与爷爷聊起家常来了。一听爷爷讲家里有六个孩子,就觉得这户人家子女众多人丁兴旺,肯定是有福之人;一说起两家孩子,还有与自己的年龄大小也差不多的,于是就冒然提出了要把孩子过继给爷爷的想法。叔叔他父亲护子心切,当时也只是想碰碰运气,就随便一说,没承想爷爷居然爽快地就答应了。

于是乎,叔叔他父亲没等几天就按照爷爷说的方位,挑着一担行李带上一些礼品,牵着叔叔就找上门来了。叔叔他父亲一看我爷爷家住的是刚新盖好的茅草屋,排场还不小呢,门窗都挺讲究的,就担心高攀不上这样的大户人家。觉得自己有点冒失,当初人家可能就是随口说说罢了,自己却当真,正站在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两难之际,爷爷刚好从屋里走出来。见他父子俩真的来了,爷爷非常高兴地把他爷俩迎进屋,沏茶倒水十分热情的张罗,并马上把我父亲和三伯找来,这是你们新来的弟弟,要好好相处,莫打架等一番交代,他们仨一见面就在一起玩开了。叔叔他父亲看到这等场景,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这一年,我爷爷四十五岁,叔叔五岁多一点,我父亲不到六岁,三伯七岁,大伯也才十九岁,应该还没有娶媳妇吧。想想当年的爷爷,奶奶才走不久,家里没有洗衣做饭主持家务的了,身上的枪伤也才刚好,身体状况肯定大不如前,自家的一群孩子已够难打理的了,又还要增加一个小的,真是一个是带一群也是带,爷爷真的是一点也不嫌麻烦呢!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爷爷啊,能够做得这样豁达而潇洒,真是让满孙我都越来越无法理喻了!

爷爷与叔叔萍水相逢,麻河口曹家与八百弓高家的缘分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悄然开启。爷爷的一次偶然歇脚,喜得义子,高、曹两家的情亲往来,到如今已历经三代将近七十年!想想当今社会,兄弟反目成仇,家人老死不往来的现象都时有发生。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孝悌尊亲意识却越来越淡薄,和谐社会的构建、传统文化的重塑任重而道远啊。

(高梅秀  1922.12.18-1990.11.24

大姑梅秀,我们叫她梅姑,1922年生于沅江草尾,1990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梅姑育有二子三女,玉林、喜勤两位大哥,凤英、欢英和莲英三位大姐。

梅姑做事认真细致,穿着的衣服很普通,但收拾得干净整洁,看起来人非常精致。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一股大家闺秀的风范呢!小的时候我在她家还见过她的刺绣,挂在床头上的和盖在棉被上的鸳鸯、荷花等,色彩艳丽,栩栩如生。1984年我们家建好小楼房后,就经常接她到唐家铺来小住一段时间,至今还经常想起她老人家做的饭菜味道,我们非常喜欢吃。很少看到她坐下来休息,收拾完厨房,又收拾我们的房间,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和桌椅板凳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桌子、饭灶和锅碗瓢盆都擦得锃亮锃亮的。父母亲和她说话时都是和颜悦色、轻声细语的,要她坐下来多休息,不要整天围着屋子转,忙这忙那的,担心她受累……梅姑也总是说自己闲不住,坐着心里头还难受呢!在家里做习惯了,从早到晚一天三顿饭,从厨房忙到菜园,有时还要照看孙子们,还要喂猪、养鸡、养鸭……到弟弟这里来是做客,是在享福呢等等,他们姐弟俩和我母亲三人总是这样客客气气,互相体贴。

梅姑家与爷爷家相距只有四五十米,她没有远嫁,就是挨着的邻居,中间只隔着一片小竹林。我父亲小的时候就经常得到他大姐我梅姑的关照,有点视姐如母的情感因素在里面,对她是非常的敬重、体贴,这些在我们小的时候都可以感觉得到。

(石公雨生  1917.1.28-1994.11.24

大姑父石公雨生,1917年出生1994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我们平时称呼他为石家姑爷子,是益阳人,为人豪爽耿直,说话嗓门大,还是一位脾气非常倔强的人。年轻时为了生计,熬过糖、做过布匹生意,还贩过牛。在我的印象中,只偶尔见到他站在大堤上跟爷爷或我父亲很客气地打招呼,大声说几句问候的话,却从来没有见他来过爷爷家里串门,一起在爷爷家里和大家吃过饭。最近我才知道,石家姑爷子与我大伯在年轻时不知因什么事情吵过架,从此两人再也没有来往过。隐约记得我小的时候还见过大伯主动给他打招呼,他背着手理都没理,头一扭就走开了,我当时还觉得挺奇怪的,原来中间还有这么一档子事呢。

(高公海秋  1926.8.19-1996.8.12

大伯海秋,1926年出生于沅江草尾,1996年离世,享年七十岁。大伯走时我远在乌鲁木齐,没有赶回来给他老人家送行,这是我的一大憾事。三位伯父当中,我与大伯接触的时间最长,众多的亲戚中也难免会有人偶尔说大伯的不是,这其中就包括我的母亲,我却不以为然。大伯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言语不多,恪守传统,为人忠厚,勤俭持家,尽心侍候爷爷,操持一个大家庭的主梁骨,为八百弓高家默默奉献,辛劳了一辈子。

俗话说得好,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刚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父亲,身体还十分虚弱,坚强能干的母亲又匆匆离去,身后还有四个未成年的弟弟妹妹需要照顾,原来还算比较殷实的家现在已是一片废墟,一家老小瞬间无家可归,一日三餐谁来张罗,还有六十亩农田谁去打理……一个突如其来遭变故的家庭,一副不堪入目的烂摊子,就这样猛然落到了我大伯稚嫩的肩上,一个只有十八岁的男子汉,从此为这个大家庭任劳任怨,奔波打理,付出了一辈子心血!不仅把三个弟弟拉扯成人送他们去从军当兵,还为他们张罗婚事迎娶媳妇,还要为小妹准备嫁衣,紧接着又要拉扯自己的一大群孩子……

想想现在的人,又有几人能做得到?!

我大伯的这一生,真是忙碌而艰辛,平凡而了不起!这是一个晚辈站在长辈人身成长经历的视角进行的自以为比较客观的评价。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好好的一个家庭突遭变故,要把十三岁的大弟弟,十岁的小妹妹和两个五六岁的小弟弟拉扯大,还要照顾身体虚弱的父亲,重新撑起高家的这一片天空,对于一位才十八岁的小伙子来说,其艰难程度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得到的!就是放在今天,恐怕都很难有人能够做得圆满。

(卜朝秀  1927.6.8-1990.6.4

大伯母卜朝秀,1927年生于沅江草尾1990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育有五子两女,怀德、怀亮、怀玉、利安和孟良五位大哥,香莲、玉莲两位大姐。大伯母长得慈眉善目,圆脸,中等身材,稍稍有点发胖,看起来比较富态。在我的印象中,说起话来,经常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

奶奶离世两三年后,大伯成家大伯母到高家来时,他俩就二十来岁,我父亲可能还不到八岁,二伯最多也就十六七岁。1948年自己的长子双喜出生,以后这些年陆陆续续又迎来老二、老三……自己七个孩子的到来。大伯两口子除了要照顾四个弟妹外,还要养育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想一想当时的高家,大大小小一群孩子天天要吃喝拉撒,真的是不容易啊!我认为大伯与大伯母是忙碌而艰辛的一生,为高家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是平凡而了不起的,每每回想起来,心里都会充满敬意和感激……

我母亲在娘家也是老幺,不到十八岁结婚,几个月后我父亲就当兵走了,在高家她过了十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没有孩子的拖累,所谓不当家不知盐米贵,也没有去仔细想,大哥大嫂他们两口子要维系这样的一个大家庭该有多艰难!所以,母亲以前偶尔说,在我父亲当兵的这些年里,因为他们几弟兄之间没有分家,大伯对她和三伯母两人怎么怎么样,她们两位弟媳妇为这个大家庭如何劳累辛苦等等,回过头来看她们俩的这一点付出,与大伯他们两口子对高家的奉献,就不值一提了,这就是我不以为然的原因所在。

(高公正华  19596月戎装照)

我母亲如果看了我写的这些,我相信她老人家肯定会反思自己年轻时的幼稚和娇气。大哥大嫂的形象,在她的心目中一定会更加清晰,更加丰满;对八百弓大家庭的理解也会比我更深沉,对酸甜苦辣的人生感触也会比我更细腻!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上小学时的暑假基本上是在大伯家度过的。那时还是人民公社时期,每天大伯、几个哥哥和香莲大姐都要按时出工,大伯母负责家务,做饭、洗衣、喂猪等等,在家里忙前忙后的,玉莲姐姐帮忙打打下手,一天到晚也是很辛苦的。忙完家务后,大伯母就坐下来抽几口旱烟,歇息一下,然后拿着一个精致的藤编浅底箩筐往大腿上一放,又开始埋头做布鞋或缝补衣服了,箩筐里面放的都是针线、扣子、碎布、鞋底或鞋面一类的东西。

沩宁高氏 版权所有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西环中路57号2楼A区       电话:0991-8734541
新ICP备20220001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