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禅宗一派,由菩提达摩,递传到第六代慧能,分南岳、青原两系,先后又有五个支派即所谓五家宗派的成立。最先建立沩仰宗,其后曹洞、临济、云门、法眼四宗相继成立。位于潭州沩山(今湖南省宁乡县西)密印寺和袁州仰山(今江西省宜春县南),就是沩仰宗的发源地。其传承关系是:慧能——怀让——道——怀海——灵祐,灵祐传慧寂和智闲。慧寂传光穆和光涌,光涌传如宝,如宝传贞邃,贞邃后法系不明。光涌也只传慧清,慧清传继彻而绝。此宗的法脉,大概历时一百五十年左右。
沩山,或称大沩山。距离湖南省宁乡县城约一百五十华里,在资水梅山的交界处,因沩水而得名。高约二十华里(或说四十华里),环山一周约一百四十华里,它的主峰叫做毗卢蜂,密印寺就在毗卢峰下,左右层峦叠嶂,环合如抱,寺前有广阔的田野,一目望去几乎不知道寺在万峰之上。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沩仰宗的创始者灵祐(771一835)于此安禅接众,经营开发,遂使沩山成为闻名全国的佛教圣地。
据宋释慧明(一作释普济)著《五灯会元》卷九说:灵祐,福州长溪(今福建省霞浦县南)人,俗姓赵,十五岁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出家,剃发于杭州龙兴寺。博究大小乘经律论。二十三岁到江西新吴县(今奉新县)百丈山参谒怀海(720-814),怀海一见就赞许他,居参学之首。以拨炉取火的因缘获悟。一天,司马头陀从湖南来到江西告诉怀海,说他寻得一个叫大沩山的地方要派人去住,怀海打算派善觉去,司马头陀认为不行,后又改派充当典座的灵祐去,司马头陀一看就当即赞同。灵祐于唐宪宗元和末年(820)来到沩山开法。时年四十九岁。这个山极其峻峭,人烟稀少。灵祐独自一人在此过着“猿猱为伍,橡栗充食”的艰苦生活。经过六、七年的时间,住众渐多,山下居民乃出资建筑堂舍。适遇武宗的废佛运动,毁寺逐僧之风席卷南北,灵祐乃裹首为民,到宣宗解除禁佛之令,裴休请他出来,灵祐乃重新剃除须发,于大中三年(849),在沩山开山建寺。沩山开创的当时有三个寺院,即密印寺、同庆寺、应禅寺(又名三塔寺)。其中同庆寺距离密印寺一十五华里,应禅寺距离密印寺有二华里,即灵祐裹首为民之处。三寺都是灵祐传禅开法之地。密印、同庆两寺不是同时创建,而是先建密印后建同庆,前者由裴休奏赐寺额,后者由李景让奏赐寺额。因此,密印寺是灵祐的根本道场,应禅寺、同庆寺规模较小,附属于密印寺。灵祐在沩山密印寺生活的年代,保持了百丈怀海提倡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家风,僧徒都要从事农田劳作。当时寺前稻田千顷,大都是僧徒自已开垦自己耕种的,所以叫做“罗汉田”。灵祐师徒一律参加劳动。《景德传灯录》卷九灵祐传说,一日“普请摘茶,师谓仰山(指慧寂)曰: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见子形,请现本形相见。仰山撼茶树。”又记“师问仰山从何处归?仰山云:田中归。师云:禾好刈也未?仰山云:好刈也。”(同上)同书卷十一慧寂传载:“(慧寂)一日随沩山开田。师问曰:遮(这)头得恁么低,那头得恁么高?祐曰:水能平物,但以水平。师曰:水也无平,和尚但高处高平,低处低平。祐然之。”这些事实都证明灵祐继承了百丈怀海农禅生活的家风,并使之成为佛教的优良传统。当然,灵祐晚年也受到相国裴休、连帅李景让的推崇和支持,先后为他建寺,裴休并捐赠了大量的土地。大中七年(853)灵祐逝世,年八十三岁,僧腊六十四,生平著述有《陶神论》五卷,死后建塔于同庆寺侧,塔曰清净(一作净惠),谥号大圆禅师。有法嗣四十七人,以仰山慧寂、香严智闲为上首。
密印寺周围的名胜,据前人统计,有九山、四洞、十二石、八溪、二潭、一井、六池、四泉。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油盐石,神木井、以及灵祐手植的银杏树和裴休的女儿所修的美人笕(又称石龙枧)。
另外,传说裴休曾捐献一藏钟重五千另四十八斤,一藏经计五千另四十八卷,一藏田可收租谷五千另四十八石,叫做“三个三藏”。按裴休亲写大藏经是事实,是否有那么多卷数已无从考据。铸钟有历史可考者两次:一宋空印造,重一万斤,二清灵源造,重五千另四十八斤,均为僧人所募铸,裴休铸种无可信资料。因此,三个三藏之说,仅是后来的传说。
与灵祐同时或稍后(唐末五代间),在密印寺驻锡的著名僧人有慧寂、智闲、庆诸、齐己等人。
慧寂(814-890),俗姓叶,韶州怀化(今广东省番禺县东南)人。十七岁时削发为僧,未受戒,即游方,初谒耽源道真,后参沩山灵祐获悟。盘桓沩山前后一十五年,禅诵之余,从事田间劳动如开垦荒地,牧牛等。既受灵祐印可,遂率众往王莽山,不久迁袁州仰山(今江西省宜春县南),学徒云集。以其见解与灵祐相同,遂称其禅风为沩仰宗。年七十七卒。谥号智通禅师。
智闲,青州(今山东省益都县)人,师事灵祐。住南阳白崖山党子谷,一天,芟除竹间杂草,闻瓦砾击竹作响获悟。尝与慧寂论如来禅与祖师禅之分。慧寂和智闲均深于禅定博通经论,被灵祐比作舍利弗。因智闲常居沩山岩泉,遂名其岩曰香严。他的嗣法弟子有止观、绍宗、无染、演教,清幹等人。卒后谥袭灯禅师。
庆诸(?-887),俗姓陈,新淦(今江西省清江县)人。在沩山充米头。后居石霜寺(在今湖南浏阳县),二十年长坐不卧,屹若朽株,世称为枯木禅,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卒,谥普会禅师。
齐己,俗姓胡,益阳人(其时今宁乡县属益阳的一部分),唐昭宗时(889-904)出家于沩山密印寺。他原是同庆寺佃户之子,七岁为寺僧牧牛,以竹枝画牛背为诗,寺僧劝令出家。后来成为著名诗僧。与郑谷,沈彬、僧虚中结为诗友。著有《白莲集》、《霏雪集》等。
到了宋朝,沩山密印寺遭受了第一次火灾。据宋惠洪所写《潭州大沩山中兴记》载: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农历“十一月大沩山密印禅寺火,一夕而烬”。起火原因不详。当时的住持叫海评,有病,由子方接任,不久走了,经过三年仅修复法堂、大殿、寝室,极其简陋,僧徒所居仅遮风雨而已。到徽宗大观四年(1110)潭帅曾孝蕴派人到江西庐山归宗寺请空印住持,经过八年的经营筹划,殿堂得以次第修复,焕然一新。空印,为天衣义怀四世法孙,是吴江法真的法嗣,属于云门宗,他在密印寺的历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此寺在宋代较有名的禅僧,据禅宗史书的记载,有德乾、慕喆、怀宥、怀秀、祖瑃、海评、大圆、咦庵、法泰、善果、法宝、景晕、行禅师等人,据地方志记载,还有颖诠、宗琏、太初等人,就中以颖诠、慕喆、法泰为最著。
颖诠,宋神宗熙宁间(1069-1077)住持沩山。他因偕同绍铣、宝理二人去招抚少数民族有功,宋政府赐名报国寺,特免本寺诸科差役。
慕喆,又名真如(?-1095),俗姓闻,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西)人。戒律精严,住沩山时,除参禅外,喜爱劳役,随处而卧。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诏住大相国寺智海禅院。绍圣二年(1095)卒。著有《大沩山语录》。火葬后,门弟子分遗骨建塔于沩山、京师两处。
法泰,俗姓李,汉州(今四川省广汉县)人,是佛果克勤(1063-1135)的法子,南岳下十五世,临济宗人。《五灯会元》卷十九上面有他关于四法界的论述,见解透澈。
上述三人,前两人是密印寺第一次大火以前的人物,后一人是火灾以后的。所有诸入中除怀宥一人属云门宗外,其馀都是临济宗人。
明洪武三年(1370)彻堂重修密印寺万佛殿(即大雄宝殿,何时称为万佛殿,无考)。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密印寺拥有的田地曾一度变为官田,不久又变为民田,常住田未科者仅数十亩,寺院经济趋于衰落。到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又遭受第二次火灾,所有殿宇,焚燬殆尽。
明代活动在密印寺和同庆寺的著名僧侣仅得如学及其弟子养拙二人。如学(1585-1633),字无为,号五峰,俗姓任,陕西临潼人,年二十,在五台山出家,受戒后,遍历名山大刹,参密云获悟。明思宗崇祯四年(1631),主沩山同庆寺,斩石诛茅,以谋兴复。崇祯六年(1133)巡抚余集生请出山说法,写信回山传法给养拙使主沩山。是年卒,年四十九,著有《五峰语录》,后建塔于沩山。养拙(?一1649),名正明,又名行明,俗姓常,河东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二十岁落发于南海普陀,苦行磨砺,受五峰咐嘱而主沩山。清顺治六年(1649),书源流,出衣拂,给门人慧山继主山席。是年卒。著有《养拙语录》四卷。后建塔于密印寺前金钱山顶。
经过明代第二次火燬以后,到了清代,密印寺殿堂法物才渐次得到恢复。主其事者的有慧山、灵源、伟悦、大参、能远等人,而以慧山出力最多贡献最大。那时寺僧共达七百人。慧山正式把密印寺改成临济宗寺院。兹按时间次序,略记其事:一、清顺治十二年(1655)慧山重建大佛殿(又名万佛殿),殿高七丈,陶砖为之,每砖模佛一尊,殿内供奉三大佛像,其中一尊为纯檀镂刻,后供三大士像。二、同年,建寒山殿,在大佛殿之前,内塑裴休像,纱帽、绿袍、捧笏。三、顺治十三年(1656)建警策殿,在大佛殿后,内塑千手千眼观世音像。四、康熙八年(1669),募资铸铁瓦盖在万佛殿上。五、康熙十年(1671),沙门灵源募建铜钟一口,重五千另四十八斤(当时宋代铜钟已毁)。六、康熙三十年(1691),沙门伟悦增建山门。七、乾隆五年(1770)七月请颁《藏经》一部,年底送到寺中。八、道光九年(1829),沙门大参,复请《藏经》一部。九、道光十七年(1837),沙门能远,独建阁于万佛殿右,高五丈七尺,知县方炳文为撰碑记并写匾联以赠。此外,这一时期,密印寺的古迹,灵祐手植的银杏树,大十围,枯而后荣,全树皆活,抽檀一支(俗呼白菜含檀)又长桃树一支,称为灵树。古刹重兴,无情现瑞,又为三门添一佳话。
清代沩山密印寺僧人值得称述者有:慧山(智海1668-1729),明智(舆峰1625-?)明冽(古梅)、明应(易庵1628-1685)、揆庵(1623-1689)、实舒(的峰)、巨翔(天翼1662-1695)、明权(月憨1634-1707),实照(石林1675-1755),濬明(俊明?1748),寄禅(敬安1851-1912)等十余人。这些人中,或担任住持,艰苦经营修复寺院;或开堂说法,机辩纵横;或擅长诗文写作;或长期从事劳役;等等不一。他们中间以慧山、寄禅为最突出。其中不少人与慧山有传承关系,有《慧山语录》八卷。寄禅即八指头陀,是清末著名爱国诗僧,有《八指头陀诗集》行世。
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沩山密印寺在1918年又遭受了第三次火灾,寺院殿堂及其附属文物全部烧尽,荡然无存。仅留寺外石龙枧、神木井等古迹。而灵祐手植的银杏树,虽然烧了七天七夜,过了一段时间又发芽抽枝,但寄生的檀树即所谓白菓含檀没有了。与此同时,同庆寺、应禅寺亦燬于火。
回溯密印寺历史上虽是沩仰宗道场,不久即逐渐演变为临济宗寺院,清初慧山更把它改成为临济宗法门丛林,分五房进行管理。
1919年,沙门静尘、韵波、补蕉等人,在宁乡县城原僧会司所在地集议修复密印寺。1922年11月沙门永光(字海印)等决定改密印寺为沩仰宗的十方丛林,呈请宁乡县政府备案并出示布告,延太虚为住持。1926年建方丈室。1929年建法堂(在万佛殿后面)。1931年建禅堂(在万佛殿西边)。1933年筑围墙。筹捐准备建万佛殿,推举宝生(?-1642)继任住持,募款四万元。万佛殿于1934年开工,至1938年落成。万佛殿的结构,基本上是仿照南岳大庙规模,内外石柱三十八根,殿高九丈,上盖玻璃瓦,砖高尺馀,每砖皆模制贴金佛像,共一万余尊嵌于四壁之中。重修后的山门,题额曰:“十方密印寺”,最上直书;其下横额曰:“般若道场”。山门对联是:“法雨来衡岳,宗风启仰山。”此次复兴,经过一十七年的努力,终于把密印寺恢复起来了,占地面积约儿千多平方米。总共支出建筑费用银币七万五千元,来源于佛教信仰者的布施。募化出力较多者为宝生等人。密印寺现存的殿堂即此时所建。密印寺修复后,寺内藏有清《龙藏》一部凡七千余卷,童光业们赠。影印宋《碛砂藏》一部凡五千余卷,聂其杰捐赠。自沩仰宗祖庭改为临济宗后,几乎达三百年之久,至此又绝而复续为沩仰宗十方丛林。当时住僧达一百余人。1937年到1939年春,寺内办过“沩山佛学社”,巨赞、暮笳等人在此领众事从佛学研究活动。解放战争时期,法舫曾一度兼任密印寺住持。
五十年代初期,湖南省人民政府把密印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现在寺院原貌已有部分改变。为了保护这一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名山圣地,特别是万佛殿这一罕有的建筑物,1979年8月起有关部门正在分期整修中。
来源:法音https://www.chinabuddhism.com.cn/yj/2013-11-25/4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