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安居士(1883~1978),名朱长松,原名长生,派名友谅,后改长松,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后裔。他的先祖由安徽婺源迁到宁乡山塘,因其老家三塘冲有茅屋数间,朱长松借茅屋生活的平淡无奢,改号茅安居士。他对人努力行善,对自己清净身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一生信佛。
茅安居士读书并不多,早年在宁乡县城一家杂货店当学徒,通过自学苦干,由学徒到店员,成为理财高手,后在长沙开设长记粮栈和钱庄,并不断拓建业务,又在宁乡、靖港、汉口、上海等地开设钱庄、盐号。长记粮栈成为长沙一个殷实的店铺,茅安由小老板变成大老板,社会地位也迅速得到提升,由此认识和交往了一些很有声望的社会名流,如民国元老周震麟、共产党领袖人物何叔衡和谢觉哉、军界的陶峙岳将军、革命家王季范先生、大画家齐白石老人以及柳直旬烈士夫人李淑一女士等。
茅安居士一生做善举很多,但其中最大的善举是支持修复沩山密印寺。
旧密印寺全景图
密印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大沩山毗卢峰下。唐元和八年(813)八月十五日,灵佑禅师受百丈怀海指派入沩山,承继于禅宗门下南岳怀让一脉,其弟子慧寂禅师前往江西仰山传法,后人合称沩仰宗。中国佛教南禅禅宗有"一花五叶"之说,沩仰宗为五叶之首。密印寺是沩仰宗的起源地。
密印寺始建于唐代大中三年(849),由唐朝宰相裴休奏请朝廷建立,唐宣宗李忱御笔亲书“密印禅寺”寺额。密印寺创建一千多年来,历经朝代更迭,屡遭兵火,多次重建。
民国7年( 1918)三月初十日,张三元因密印寺收租不和与寺内和尚发生冲突,聚众1000余人起义,焚烧密印寺,杀死僧人10余人,没收寺中粮食400多石用以济贫,史称“张三元农民起义”。密印寺经此一劫,变得荒凉。1933年密印寺新方丈宝生大师决心筹款恢复密印寺。
密印寺旧山门
这次修复密印寺工程始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同时成立筹备处,并设筹募组分途劝募。在宝生上人的主持组织下,茅安等居士积极响应。各居士公推茅安居士主持出纳任务,同时,茅安居士成为主要捐助人之一。自是年起至民国三十年止,所有发出捐册除因时局关系兵火阻隔少数未得缴回外,共计收洋陆万伍仟陆佰玖拾叁元伍角陆分。茅安居士和很多仁人志士捐款修复寺庙的主殿万佛殿,又一次对佛教进行解读,充分展现沩山佛教的历史与文化。万佛殿仿南岳大庙圣殿的规模,殿高9丈,殿内外石柱38根,全部用花岗石琢成。殿的内壁四周嵌置鎏金佛像砖12182尊。正中三尊大佛,高达丈余,金身光烁,参拜者无不肃然起敬。密印寺修复后,茅安为方便群众,又出资在途中修一座茶亭,方便过往行人,由寺内和尚管理,免费供应茶水、点心。
万佛殿大佛
茅安对沩山深情厚谊,去世前他嘱咐后人把他的骨灰安葬沩山,与他在沩山的老佃户陈桂云同穴同坟。1978年1月26日茅安在北京去世,遵其遗嘱,骨灰安葬于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