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
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却不曾开过一枪。
多年以后,马里共和国的总统与毛主席会面,称赞他为“历史上唯一的天才”,但毛主席却说自己顶多算个“地才”,地就是土地和人民,自己只不过是将人民群众的经验进行了一些总结。
从教员到伟人
从1976年至今,毛主席逝世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在这四十多年间,足足有一整代和毛主席同时代的人离开了人世。
1936年,一位名叫斯诺的美国记者在陕北进行采访工作时要给毛主席拍照片,当他举起相机要拍时,发现毛主席没有戴帽子,斯诺觉得一位红军统帅不戴军帽有点不合适,便把自己的帽子递给了他,为他拍下了这张照片。
也正是在这次采访中,毛主席向斯诺讲述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
1960年,毛主席接见日本文学代表团的时候,看着席间清一色的教育和文艺工作者,主席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他兴致盎然地和客人聊起来自己年少时的人生规划,语气十分亲切,让一众外宾为之动容。
主席说他从师范学校毕业,本来板上钉钉是要去当个老师的,没想到受形势所迫,本来握笔的手竟然拿了枪,实在是有辱斯文。
后来毛主席再谈到自己走上武装反抗道路的过程,他说:我年轻时根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也从未听说过共产党,更没有想到我会成为一个战士并组织一支部队去打仗,我是被迫这样做的,因为反动派杀人太多。
然而,时势造英雄,历史将他推到风口浪尖,让一个根本没有想到要打仗的人去身经百战。
在延安,在西柏坡,毛主席常常沉湎于书香笔墨的世界,而这书香笔墨的世界也伴随了他的一生。中南海的卧室里有一张特制的木头大床,记录了毛主席别具一格的书香生活。
毛主席把不读书,不看报视为党的领导干部很严重的缺点之一,而他自己,即使是在南来北往的视察途中,也总是携带着一个硕大沉重的木头书箱。
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在延安的窑洞中写出了《论持久战》,中国必胜这一论点,不仅让共产党内部大为振奋,就连当时国民党内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也大为赞赏,并立即转述给了蒋介石,蒋介石也不得不表示赞同。
到延安参观过毛主席故居的人们一定记得那两间简陋的窑洞,里面的陈设是按照当时的原貌保留的,然而,就在这个小小的窑洞里,毛主席却能洞悉风云杂乱的国内外大事,深刻地把握中国的历史脉络走向,写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著作《新民主主义论》。
毛主席依然用他的文房四宝告诉人们,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目前所进行的是一场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资本主义。此论一出,一幅清晰的社会变革情景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蒋介石也描绘了一幅中国未来的图样,他请人代笔写了一本书叫《中国之命运》,蒋先生在书中宣称:今日的中国,没有了中国国民党,就没有了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各种主张都不符合中国的需要。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两种主张描绘了中国的两种前途。
毛主席和蒋介石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广东召开的国民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上,那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包括毛主席在内的不少共产党员都加入了国民党,孙中山亲自点名三十岁的毛泽东作为正式代表,三十五岁的蒋介石也列席了会议。
会后,蒋介石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毛泽东则当了国民党宣传部的部长,他们一个抓了枪杆子,一个抓了笔杆子,然而之后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擅长抓笔杆子的毛主席也不得不带领共产党抓起了枪杆子。
长征途中的决断
顾顺章叛变后,给我党带来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是大批地下党员的身份被曝光,我党获取敌人核心机密的能力被大大削弱。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上海地下党遭到破坏,中共中央的领导转移到苏区,彻底改变了原来反“围剿”的正确战略。
早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就被共产国际指定为中央主要领导人,以他为代表的脱离中国实际的“左”倾教条主义开始向苏区蔓延,他们把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经验奉为圭臬,说第三次反“围剿”马上胜利了,红军应该赶紧打一两个中心城市,他们把毛主席的战略说成是“右”倾机会主义,很快就把他踢出了最高军事决策层。
这让红军没有利用好前三次反“围剿”胜利的契机,没有在老蒋无力进攻时壮大苏区,而是想趁胜进攻大城市,解放全江西,这就埋下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种子。
后来被迫疗养的毛主席,在福建遇到了省委书记罗明,他十分赞同毛主席的理念,在福建展开游击战争,不断扩大巩固根据地,而这一切都被从上海撤往苏区路过此地的博古看在眼里。
他抵达瑞金后,立刻开始批判所谓的“罗明路线”,福建根据地大量的干部被免职,在此军心不稳之际,红军仍然在朱德和周恩来的指挥下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然而蒋介石很快亲任剿总司令,挥动百万大军进攻苏区。
而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红军开始跟国军打阵地战、消耗战,吃了大亏。当时根据地的工业基础薄弱,大量武器装备都是靠缴获,所以毛主席反复强调于敌作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也就是要打运动战歼灭战。
广昌失守以后,根据地北部已经无险可守,老蒋很快下令总攻,红军必须要转移,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长征,红军八万六千人踏上漫漫远征之路。而此时,一个人的转变对后来的长征,乃至中共的命运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毛主席在政治上的成熟。
从我们现在的视角,要是早听毛主席的,可能就不用长征了,然而那个时代的毛主席,几乎所有的观点都是少数,比如他坚定党指挥枪,一开始并不被军队的指挥官所接受。而在反对进攻大城市的会议上,他也是经常一个人反对所有人。
一个人的想法即使再正确,没有人支持,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上,红军损失超过了六成,却依然选择在敌人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越过封锁线去湘西。
毛主席认为应该去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但这次情况不同了,在洛甫和王稼祥的支持下,再加上朱德和周恩来的赞同,博古只好改到向西。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毛主席改变了以前的工作方式,先从努力团结大多数开始,最终实现了在遵义会议上的指挥权转移,毛主席进入了中央领导核心,取消了李德、博古的军事指挥权。
毛主席接过了指挥红军的重任,之后奇谋频出,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兵临贵阳逼昆明,吓得老蒋魂飞魄散。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是独立自主的一方,蒋介石的国民党为了兼并共产党一再鼓吹“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甚至打出了“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古训,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一党一眼的独裁理论。
听了这一套,毛主席在延安说:“我不信邪,偏要出两个太阳给他看看”。
毛主席的确不信邪,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以惊人的胆识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他们又站在了一起,相隔二十年,毛主席仍然是一身便装。无论是信仰和性格都格格不入的毛主席和蒋介石成为当时国统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
应诗人柳亚子的要求,毛主席抄录了自己作的词《沁园春雪》相赠,正是这首词一经披露,令国统区的人们领略到了毛主席无与伦比的文人风采。
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
然而,毛主席的诗情画意,人民的和平愿望就这样被打碎了,国民党单方面撕毁 了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内战爆发了。
1947年,春暖花开的季节,蒋介石调动二十万大军进犯延安,当时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的兵力只有区区三万余人。重兵压境,延安人心里十万火急,同仇敌忾的延安军民准备打一场延安保卫战。
而此时,毛主席的眼里却不仅仅只有延安,他力排众议,决定在必要时撤离延安,这个决策,对于延安军民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一时间许多人的想法转不过弯来。
毛主席告诉人们,蒋介石打仗是为了争地盘,占领延安他好开庆祝会,我们就给他延安,我们打仗是为了俘虏他的兵员,缴获他的装备,消灭他的有生力量,这样,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等蒋介石算清这笔账,后悔就晚了。
在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毛主席又说:退出延安是为了打到西安,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延安的军队和群众开始撤离,毛主席和中央机关是最后撤离延安的,他们走的时候,敌人的炮火已经轰到了近前。
离开曾经居住了十三年的延安那天,毛主席从地上捡起一块敌人轰炸延安的炮弹碎片,他在手里掂了掂,说了一句,可惜了,是块好刚,可以打两把菜刀。在毛主席看来,撤出延安,只是他战略棋盘上的一步棋而已,更大的行动还在后面。
为了拖住几十万国民党主力,毛主席、周总理、任弼时等只率领四个警卫连的兵力留在陕北,同敌人兜起了圈子,并有意让蒋介石知道,为了隐蔽行踪,毛主席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李德胜,意思是离开延安,取得胜利。
当毛主席周恩来一行在陕北的山道上兜圈子时,蒋介石的部队就这样进入了延安城。与此同时,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前线同几十万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殊死较量,并击毙敌二十九军军长和中将师长。
1948年四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延安军民热泪盈眶,举行了欢庆胜利的祝捷大会。
1945年开始,气势恢宏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势如破竹,这时候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最后的决战关头,毛主席也从陕北东渡黄河住进了河北省一个叫西柏坡的小村庄。
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就是在西柏坡的农家小院里指挥的,在这里毛主席把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决战时刻,美国人评论说:蒋介石和毛主席的最大区别在与蒋介石有铺满地毯的总统府和美龄号总统座机,可以飞来飞去的指点部下作战。
漫步在乡间小道上的毛泽东却是在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土司令部里用手写电文指挥着一场世界上罕见规模的人民解放战争,辽沈战役打响以后,毛主席的眼光便盯住了锦州,因为它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
很快毛主席果断决定对长春采取围而不打的方针,让林彪率部南下,攻取锦州。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命令范汉杰死守锦州。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锦州战役就这样打响了。
然而,仅仅用了三十一个小时,挑起国民党东北和华北两大军事集团的扁担便折断了,人民解放军活捉守将范汉杰及以下九万人,东北的大门关上了,为了一座都城,蒋介石赔了部队,还丧失了战机。
后来,毛主席这样评价这场战役,如果当时蒋介石果断地放弃锦州,西撤华北,同傅作义军事集团联兵一处,我们的仗就不好打了。
人们在总结毛主席的军事指挥艺术时感叹道:“战争指挥艺术的高下关键是看指挥员有没有眼观全局、运筹帷幄的战略胸怀”。
在三大战役期间,毛主席发了一百九十多封作战电报。战争结束后,他舒了一口气。一天午睡后,他在西柏坡农家院里的一棵树下让警卫员给他梳理头发,警卫员发现了一根白发,拔了下来,毛主席捏在手中,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打了三场战役,白了一根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