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墨长沙》第二卷 大川底蕴(七)
发布时间:2023-04-28 来源:龚军辉 浏览:237


编者按:《点墨长沙》图书由长沙市地方志编纂室组织编纂,岳麓书社出版。该书系编审、文学创作二级、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龚军辉创作的反映长沙山水风景、历史人物、故事传说及风土人情的一套描摹、写意长沙的读本。丛书以长沙人文历史为经,以43个极具代表性的山水洲城、教科遗存名胜景点为纬,全面而深刻地描绘了长沙千年发展的内在轨迹,反思了湘人精神家园的建构嬗变,既是对古城长沙历史面貌的真实还原,又有对长沙未来发展的理性思索。本书以散文笔法勾勒历史,以景带人,以人说史,以景抒情,兼备史料之厚重、专著之雄薄、叙事之灵动,字里行间充溢着散漫的哲思与诗意的写真。现将全文分节转载,以飨读者。

接上文(浏阳河:光气至今浮斗牛  3.一朵花,千年石上争妍赏不完)

第二卷  大川底蕴  上部  川流不息

沩水:夕阳还在水边明

沩水又名沩水河、沩江,《名胜志》说:“四方皆水,故曰大沩。”古称“玉潭江”,发源于宁乡与安化交界的沩山大沙坪(在今沩水村)。干流自西向东,入黄材水库,至望城新康镇与高塘岭镇交界处注入湘江,全长144公里,流域面积2750平方公里,占宁乡总面积的70%左右,河床平均宽180米,主要支流有乌江、楚江(流沙河)、玉堂水等20余条。因而,被宁乡人称为母亲河。南宋释惠洪作《题沩源》:

临机不堕照,如水已知源。

从此常流出,其声离语言。

算沙嗟意马,捉月笑情猿。

若解提空印,休登立雪门。

元代刘秉忠(12161274,字仲晦,今河北邢台人,官至太保)作有《溪上》一诗颂之:

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三两声。

一阵西风吹雨散,夕阳还在水边明。

清朝罗鉴龟(字鹤龄,长沙人,乾嘉间诸生)在《沩水舟行记略》中更是说:

兹水广如衣带,无风波之虞,密迩里居,筹持利获。且竹树畅茂,两岸笼舟,名禽时花,四时不断。一似天悯其而劳而酬以清妙之况者,行行不落寞也。

沩水风光

宁静之乡:宁乡十景有美名

宁乡历史上有“安宁之乡”之称,言其极其适合人类居住,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而这,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沩水,因为水量充沛丰盈,且流域之地多高山与宽阔的河床,气候温和,作物生长很快,尤其粮食生产走到了时代前列,譬如老粮仓就因唐代朝廷在此建仓囤积官粮而得名。各种牲畜也适合生长,从而出现了不少名优产品,如流沙河的花猪、灰汤的贡鸭等。这也同时导致了其小食品发达,其中以湖南四大名糕之一的砂仁糕(另三样为灯芯糕、麻香糕、烘糕)和被誉为“蜜饯之王”的刀豆花最为有名,后者据传在南宋时因易祓呈送宋孝宗而驰名京师被列为“贡品”。

刀豆花

沩水流域丘陵起伏,河流交错,古迹遍布,奇景甚多,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流连之地,其自然风光最为有名者,以古“宁乡十景”为佳。

第一景:玉潭环秀。原县城东南有一藓花岩,沩水从上流下,朝阳河、化龙溪自城中流出,于岩下汇合冲刷成深潭。两岸绿树成荫,岩上青松滴翠,倒影入水,水碧如玉,故名玉潭。潭上飞驾一桥,桥下渔舟竞渡,绿波金梭,风景秀丽;而入夜,万家灯火映入河中,渔歌唱晚,短笛横吹。清人王文清有诗《玉潭环秀》赞曰:

玉潭千尺水,日夜起微波。

月涌江心阔,风牵石濑多。

寒流依凤藻,锦浪织龙梭。

借问青青柳,秋时竟若何?

明朝廖森的“春雨乍歇玻璃澄,绿江倒浸珊瑚青”、刘端的“明月涵波光,云影散轻霭”,清朝彭开勋的“会心常印月,窥影恰含日”等,都是描写此地景色而闻名的佳句。

第二景:大沩凌云。沩水发源地沩山,海拔800多米,方圆70多公里,被称为宁乡众山之岳,又是宁乡、安化、桃江3县的天然分界线。因山高林密,云气蒸腾,气势磅礴,故有大沩凌云之誉。沩山上有唐代兴建的佛教古刹密印寺(沩仰宗祖庭),寺中有万佛殿,并藏有许多佛教界艺术珍品。还有唐代大诗僧齐己的故居齐己庵、唐朝宰相裴休墓、宋朝张浚张栻父子墓、仙人石、芦花瀑布、来木井、白果含檀等沩山八景诸名胜。清朝举人周在武有诗《大沩凌云》称:

大沩十万丈,上与浮云齐。

山势长不改,云飞东复西。

云去山有风,云来山有雨。

风雨无定期,云情竟如许。

还有唐朝刘长卿、张乔、陆龟蒙、皮日休、齐己,宋朝张栻、易祓、释惠洪,明朝陶汝鼐、五峰禅师、王守仁、周扶枢、黄道宪、养拙,清朝蓝渭、李一生、陶之典、陈嘉猷、王长昱、易贞、朱之栋、王闿运、八指头陀、仪霖,民国王东原等为之留下诗作。

第三景:香山钟韵。原县城小西门外有小山,山中古木参天,百鸟争栖。绿荫深处有一古寺,唐贞观年间始建,名为香山馆,后为和尚所居,遂称香山寺。寺内有古佛3尊,塑像高逾两丈,全身贴金,光彩照人。寺前有古井一口,水清如镜,冬暖夏凉。而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左右各悬一钟,各重1500公斤,钟上铸云雷纹,工艺精巧。每叩一声,响彻全城。钟声随早晚晴阴雨雪变化而异,晴则钟音洪亮,雨则钟声悠扬,阴则钟韵低沉,晨敲则声脆,晚叩则声清。唐开元年间,宰相裴休曾居香山馆研究过佛学,诗人窦常(746825,字中行,今西安人,大历进士,累官至水部员外郎、国子监祭酒等)亦曾来此观赏,留下了《香山馆听子规》诗:

楚塞余春听渐稀,断猿今又泪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资料/香山寺

明代黄廷臣,清朝洪特书、释圆观、彭开勋等也留下了佳作。

第四景:飞凤朝阳。原县城化龙溪北有飞凤山,山如凤凰两翼伸展,似飞凤朝阳。山下当年建有学宫,宫前有奎星阁,宫后有藏书楼,学宫中有讲经堂和文庙,庙前有荷池。如今成了宁乡县委招待所。明人陈清(14381521,字廉夫,山东益都人,天顺进士,官工部尚书)有诗《飞凤朝阳》赞颂:

红日生沧海,丹山起凤凰。

青山衿佩雍,桐竹满高岗。

清朝诗人贺国华(字用宾,长沙人,乾隆贡生)则说:

抱郭名山对县斋,晨曦夕霭称诗怀。

青苍欲染衣裾湿,尘俗难容簿领埋。

惭说通才为记室,喜邀群岫到闲阶。

平生蜡屐探幽兴,坐揽烟鬟眼自揩。

还有彭开勋、汤铨、袁文光等才子为之泼墨写诗。

第五景:汤泉沸玉。县城西55公里处有著名的灰汤旅游度假区,这里群山笼翠,泉水蒸腾,热气冲霄如同石灰撒过,故名灰汤。灰汤泉水从沙石中迸发涌出,晶莹洁白,水泡如珠,此起彼落,蔚为奇观。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陶汝鼐称之为“汤泉沸玉”。据《宁乡县志·地理》中记载:其泉有三坎,上沸,中热,下温。景旁有紫竹林,相传为三国蜀相蒋琬读书处;另有相公潭、相公桥,是蒋琬当年垂钓、洗马故地。清代王文清有诗记叙“汤泉沸玉”这一奇景:

历乱珠玑洒涧边,天公酝酿此山泉。

炎州脉旺蒸珠沫,水宅胎深沸玉涎。

可惜流膏调鼎鼐,岂从寒井吐云烟。

不贪不醴成千古,炉灶横空不计年。

唐佚名诗人在长沙窑赋诗:

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

常居安乐国,多报未来缘。

为此写诗的还有明朝的周朴华、廖森,清朝的彭开勋、王闿运等。

第六景:石柱书声。在县城东南45公里的道林镇新湖村雷打石。《宁乡县志》载:“石柱山四周岩石林立,石柱山高耸其间,山形如台,方高两丈有余,顶宽平数丈,腰裂缝隙,有摇摇欲坠之势,临柱顶却有坚定不可动摇之感。”风晨月夕,柱台常传出咿唔之声,俨然有人朗读诗文,半里之内,静听者能闻其声。山旁有秀士湖和秀士塘,相传为宋代隐士谢英游钓之处。清代诗人周书作诗记其事:

亭亭石柱最高头,曾有幽人读未休。

谁遣六丁轻借力,移将此柱砥中流。

灰汤旅游度假区

王文清更是连作诗歌两首,其一:

带得遗经去荷锄,清音千载绕吾庐。

自无尘世弹冠念,曾作当年却聘书。

其二:

石柱山深云漠漠,玉潭风定月如如。

斯人邈矣余空谷,我忆遐心赋遂初。

第七景:天马翔空。宁乡夏铎铺镇内有天马山,山高势挺,俨然天马翔空。《宁乡县志》称:“两山并立腾耸,如天马并首翔空。”天马山侧有一小山名石柱山,如同拴马石柱。当地神话传说:地脉至此化为神马,破上欲飞,天帝降而跨其上,神马欲化龙飞入东海。天帝怒其不驯,掷鞭化为石柱,羁縻其身,于是天马山长年永在。天马山不但地势险峻壮观,且山上翠竹苍松,远望若青鬃直竖。两山之间今为公路,昔为关隘,土垒石门,遗迹尚在。当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名,为宁乡东边屏障。相传三国蜀将关羽曾在此陈兵御敌。如今山下尚有关王塘、关王庙等遗迹。明人刘端(字本正,宁乡人,天顺举人,官任西安府同知等)作诗说:

有山插天外,如马腾苍空。

矫矫峻坂疾,扬鬣嘶长风。

意气青霄上,不与盐车同。

汗血良难羁,行当化为龙。

清人赵维藩曾作诗记其趣:

地灵推出山为马,天帝乘将上碧空。

只恐夜深龙化去,故教石柱锁云鬃。

还有清人王锡祚、黎希文等也在此处作有诗歌。

第八景:狮顾岚光。县东1.5公里,有一石山名狮顾,县志载:“两山环抱,似雄狮搏斗后喘息之状。狮峰蹲踞,濒临沩河,岚翠缤纷,朝旭夕曛,每多佳气。”明代诗人刘端数次登临此山,流连不忍归去,作诗道:

城东有名山,如狮蹲江滨。

岚光浮上下,映带玉潭水。

雨过云山湿,欲飞飞不起。

杖履趁晚晴,微风乱山紫。

清朝诗人彭开勋、刘基定,民国诗人周恢初等,都在此留下了优美的文字。

第九景:楼台晚色。县城东门原称迎薰门,出迎薰门不远,有楼台山,山上有窑头寨,寨上有楼台遗迹。相传楼台为明代宁乡王所建。当年山上层林叠翠,朝霞照山,青紫影映,晓色宜人。诗人刘端诗曰:

山势耸楼台,消曙色常好。

东方日曈昽,帘箔尚清杳。

仿佛骊山宫,依稀蓬莱岛。

有酒当跻攀,何须问五老。

明人黄廷臣则写道:

郭外青山绝点埃,层峦叠嶂晃楼台。

虽无百尺榱题巧,疑有双飞燕雀来。

曙色渐开烟树杪,廉隅高耸碧萝隈。

白云缥渺闲来往,舒卷悠悠日几回。

清代王文清、郑维楠、陶文斗等也在此留下了诗作。

第十景:灵峰夜月。县城东北朱良桥乡,古为洞庭湖尾。乡内小源村有一灵峰山,又称道山。林谷清幽,江流环绕。每当夜月当空,静影沉璧,景色极为幽美。山下有灵峰书院,为宋代大学士、湖湘文化创始人胡安国、胡宏父子讲学处。朱熹、张栻等大儒也曾来灵峰书院讲学。明人胡灿端曾有诗记其景:

峰以昔贤传,月映峰增色。

峰与月依然,昔贤难再得。

留下的诗歌佳句,还有清朝王文清的“危岩乱滴秋江雨,老树寒笼大壑烟”、彭开勋的“废院苔痕绿,荒池草色青”等。

因为经济发展扩建房舍等,这十景大多已经不能再睹,只有那些记录的文字留传下来,供人们思索与想象。但其实,这些美丽的景色比比皆是。以沩水支流楚江之畔的“芙蓉十景”为例颇可说明。

其一为“五福禅钟”——芙蓉山旧有五福寺院,皆习沩仰宗,大福院万寿寺,二福院万福寺,三福院洗心寺,四福院普济寺,五福院释立寺。旧时山上有二十余座寺院,五百多僧众,但五福寺院从南宋到清朝乾隆年间不衰,至民国时万寿寺、洗心寺消磨不见,几百年的时间内,晨钟暮鼓,最为常见。尤其是暮晚功课,钟声悠扬,响彻十里之外,是少见之景。普济寺曾有宋僧长寂从峒民长老处得之一“双喜”铁钟,重逾千斤,高悬钟鼓楼上,合十僧侣乃可敲响,民国时不知所终,甚可憾矣。与新化邓显鹤、湘潭张家榘、沅陵李沆训一同被誉为“湖南四才子”的乾隆年间宁乡学者黄本骥曾作得《芙蓉禅院钟》诗一首,曰:

芙蓉接沩仰,禅钟亦铿锵。

五福弥且远,造化有瑞祥。

其二为“洲闲白鹭”——原青羊湖(现田坪水库)内,有地名叫白鹭洲,是个临水而居的小岛,面积约二十余亩,拥有七个水湾,八个寸草不生的洲躯伸向水底,如八爪鱼,故当地人又名八爪章鱼岛。洲上憩息最多的动物就是白鹭。尤其夏秋时节,白鹭群居,超过一万只,鸟憩闲适,互理羽毛,壮观至极。据传,张栻重孙张镗曾在原青羊湖训练水勇,他在《楚水记胜》中云:

鹭飞草长,古木掩映,望之叹息,覆巢之下,岂得完卵?

田坪水库

其三为“龙潭翠秀”——现田坪水库旁的龙潭水库,原是青羊湖的一部分,传说是黄龙被镇压而化之。其蜿蜒近六公里,落差88米,是步行游览的一处极好景点。经过处,奇峰陡立,如狮,如虎,如镜,鬼斧神工不一而足,而溪水淙淙,苔藓满石,小桥流水的生态自然而成。水流湍急处,如同小瀑,险峻无比,平缓处则深山幽谷,或是松针纷落,或是竹木哗哗,奇秀神飞,恍然不知身在何处。如黛青山与峡谷砾石相辉映,枝繁叶茂的杂树林里时传鸟声,可静思,可呐喊,徐徐拉开的山水画卷缓缓展开,令人陶醉。清嘉庆、道光才子童秀春曾作诗说:

龙潭翠秀芙蓉地,一步一画诗文倾。

茶园呼我入庐住,贪得好景忘渊明。

其四为“蜜蜂瀑布”——扇子仑北坡,深山沟壑山泉涌,渐成巨流,绕过山崖而从七八丈处跌落而下,遂成瀑布。从龙潭溪侧爬上,水声哗然,一块半人高的雉形大石阻挡其道,而只需跳过窄且清的溪面,则可见一个天然山洞掩映于瀑布后面,有类《西游记》中花果山的景点。无数圆润清凉的水线,敲打在崖下的水潭,似玉飞,像花煞。潭水里的鹅卵石,五颜六色,晃眼的温暖。崖侧,布满辫子样的爬藤植物,大约得到清泉滋润,植物的绿颜稍浓,且除却冬末春初而绿色不减。古藤随雨摇摆,诱惑人脱袜而入水潭。

其五为“九龙戏珠”——流沙河原名楚江,源头在扇子仑北坡。此处,奇峰突起,峭壁幽深,天然而成九道沟壑,因而有九道溪水直通原青羊湖。从卫星地图上看,这九道溪水恰似九条小龙齐向青羊湖这颗明珠喷水而射,令人浮想联翩。

其六为“田坪夕照”——黄昏降临,一轮橘红的柔和夕阳静挂山峦与田坪水库湖面交合处。水波微荡,夕阳的倒影在水面时而拉长时而分开,真是层层叠叠,奥妙无穷。波光倒影中,划一条小舟停于水面,感觉阳光的温暖和水波的娇媚,不啻如处梦幻。易祓的堂弟易裿作得《青羊湖》诗中有如下两句描绘甚是精妙:“湖光潋滟山色青,暮霭四合苍野横。”

田坪夕照

其七为“芙蓉听雨”——芙蓉山降水丰沛,年降水量为14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春末至初秋这个时间段里,相对湿度为81%。四季有雨的芙蓉山,四季听雨各有各的不同。春雨缠绵,宜到山间,松针沙沙,溪水哗哗,轻纱罗幔中雨雾如烟。北宋时期曾主持过洗心禅寺的畅心和尚作得《芙蓉春雨》一首,其诗曰:

芙蓉梦里淅沥雨,芭蕉窗打雷霆寒。

雾霭天中迷幻阁,叠翠荷塘叶静娴。

五福寺院钟声远,半部闲书读不完。

阡野鲜妍醉春时,管叫怨苦无痕漪。

夏雨急骤,如同万箭齐放,在竹林里散步,听得千军万马嘶杀而来,不由两股颤悠,几欲奔走;再去荷塘,绿叶滚珠,花蕾带泪更美俏,宋理宗时普济寺主持志一和尚作得一首咏莲的诗,是这样说的:

山荷渐阻芙蓉道,斜晖欲归幽水明。

莲魄暗消菩提树,夜得珠雨有谁知?

芙蓉山

泛舟秋湖,遇得凉风细雨,心涌悲秋之苦,低吟生命的痛处,正不知所措,抬头望得青山巍然不动,雨脚化入湖水无影无踪,就了悟生存的游戏也有规则。冬日的雨水特别稀贵,尤其严寒里忽得一场小雨,那就妙了——世界很快就被冰封,到处是冰雕美景,而蜡梅与青松更见精神,让人嗟叹不已!

其八为“田心赏雪”——山顶朝霞、夕照、雨竹、雪霁、雾淞、霜杏、云海、峭崖春花,是芙蓉山带给世间的八大瑰丽奇色。到冬天,在田心赏雪极有诗情可以咀嚼。这里的雪,既有北国的厚重,更有南方的隽永。尤其夜宿山中,晨起推窗,外面一片洁白,令人欣喜。小雪纷飞如飘絮,大雪片片若棉团。山野银装素裹,阡陌雪海茫茫。农家小孩子忙着堆雪人,打雪仗,平添许多生气。雪水结冰,世界玉砌,拿根木棒入林,悬冰晶莹剔透,如珊瑚,若水晶,像钟乳,那常青柏树更是凝成了一座座高耸冰塔。一路观赏,一边对着倒挂的冰针轻敲细打,如同弹奏一首明快的曲子。明末清初宁乡名流陶汝鼐曾在此处建雪屋三间、种梅花十亩,惜未留下诗篇,颇有点奇怪。

其九为“三步桥观花”——田坪水库尾端的三步桥,是个极好观花去处。这里有四百余亩湿地。春光明媚之日,田间地头湖畔,大片的紫云英盛开,使其成为花的海洋。所有的空地,缀满了这种云浪一般的紫色花朵。细碎而娇柔的花瓣,俊俏挺拔,瓣尖的一抹紫色,向着花蕊浸染,与嫩绿的叶子交织相映成趣。时有老牛驮着白鹭在花中食草,动作闲悠,令人惊羡老牛之福。做过清朝中宪大夫、刑部侍郎的宁乡巷子口人李新庄赋得《三步桥春花》一首:

四月桃花艳小桥,云英怒放卷草甸。

千手千目还恨少,采得春归释慵倦。

其十为“林场探幽”——芙蓉山林木资源丰富,水海林场、三七林场、战友林场等,都逾万亩。其植被品种多样,主要有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和人工林,各种乔木、灌木有四百余种,珍稀的有千年白果、千年罗汉松、篦子红豆杉、杜仲、闽楠、大果山香圆等。动物种群数量繁多,有四百多个品种,果子狸、猫头鹰、虎纹蛙、七彩锦鸡、画眉等较为常见,近年还发现有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的踪迹。到这些林场前去探幽,不失为良策。夏秋季里,苍山含翠,绿水多情,仁者流连,智者忘返;奇松古樟,杂木交错,清泉瀑布,百兽欢腾,令人观止。林场延至田坪水库的部分,种有以玉竹为代表的中草药,春日里一望无际的绿植与山麓的烂漫红花相辉映,时有药农的朗朗笑声传出,惊得几只水鸟从林中飞起,动静结合,图画甚是美妙。

正文链接:http://szb.changsha.gov.cn/zsdfs_49265/202008/t20200825_8874669.html


沩宁高氏 版权所有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西环中路57号2楼A区       电话:0991-8734541
新ICP备20220001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