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之美意
汉文字“高”,是约四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可释读的1700余字之一,甲骨文写作“高”,表示高高土石平台上的“亭台楼阁”意。“高”字中表示台观的“门”,像人造土石平台的正面形,上部像建在台上的房屋,“口”字表示进出高台的通道口。独体象形,用此表示高大、雄伟。因此,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为:“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从门、口,与仓舍同意,凡高之属皆从高。”“高”实际上是个与下相对的概念,《诗·小雅·正月》有“谓天盖高,不敢不局”之说。《老子》则指“高以下为基”。而高字的本义,具体指宫阁楼台。现在的《辞源》和《中文大辞典》,依据高字在汉语文化中的实际运用,指出它有“显峻”、“尊贵”、“巨大”、“崇敬”、“位极”等一系列引申之意。是一个“借台观高之形指事而兼会意”的文字,可以派生出多重美意。
有统计资料显示,当今的中国,大约有占全国人口的1.21%的高姓人,即每1000个中国人中至少有12个人姓高,总人数达1452万之多,居全国姓氏第15位。如此众多的高姓传人,不仅可与众多表示美好愿望和祝福的汉字结合,形成内涵丰富、美妙无比的名字,而且可以显示高姓氏族文化的渊远流长!
(二)高姓之源高姓是中华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据多种古文献的记载和当今学者们的研究,高姓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到五大源头:高元遗族、炎黄后裔、姜尚传人、高夷氏族和外姓改高。
高元遗族: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世本》云:“黄帝臣高元作宫室”,是说黄帝手下有个名“元”的臣子,设计建造出了高大雄伟的宫室,黄帝按其技艺赐姓高。这大约是现能看到的第一位高姓人,是远古时代的建筑大师,也是高姓之始和高氏族裔生命的基脉。虽然高元没有留下其他直接的文字记载,但可以肯定,高元应是中原的先民之一,因黄帝所居之“有熊”,即今河南新郑一带,而且高元应是一个擅长建筑技艺的族群代表,其技艺、血脉均会世代永传。清人张澍的《姓氏寻源》据此认为,早在黄帝时已有高姓,还说据《春秋传》的记载,“高傒之前已有高渠弥、高克为郑大夫”;“《穆天子传》有车右高奔戎,则高非自俣(傒)赐氏明矣。”因此,黄帝时代的高元遗族,应是更早于齐国高氏的重要一源,只不过此支的详情有待于艰难的探究。
炎黄后裔: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人皇少典氏,生有同父异母的二兄弟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炎帝因开拓新石器时期的原始农业,“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兴易市、制历时”,教先民由游猎转向农业,开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新纪元,后世尊其为始祖神农氏。又以其活动的中心地称“烈山氏”(亦作“厉山氏”,厉山在今湖北随州市,《水经注·谬水》说:“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中国历史上把炎帝神农后裔中的“吕、卢、高、许、纪”五个同根同脉的姓氏,称“烈山五姓”。而黄帝的重孙颛顼帝高阳氏、曾孙帝喾高辛氏之后裔,都曾以“高”为姓。虽然4000多年前以高阳氏、高辛氏为源头的高姓渊源已无稽可查。但是,上述两说证明,今日的高姓是炎黄的血脉子孙无疑!
姜尚传人:姜尚即姜太公(?—公元前1021年)字子牙,传为炎帝的后裔。炎帝生于姜水(今扶风县),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于虞、夏之际受封吕(原在陕西,后迁南阳)侯,子孙因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立周有奇功,受封于齐,立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又称临淄)。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今山东禹城),称公子姜高。按当时宗法制度,诸侯家族只包括近亲三代,即诸侯、公子(诸侯之子)、公孙(诸侯之孙)。公孙之子不再算公室,而须另外立氏。所以,公子姜高之孙姜傒(又名俣,字敬仲,号祖望)被周天子任为掌军权的齐国上卿后,即赐以王父字为氏,称“高傒”。后来,高傒助齐桓公称霸建大功,齐桓公赐以卢邑(今山东长清县)、并准予世袭上卿以为表彰。高傒遂成为高姓历史上的名人、当代渤海高氏的得姓始祖,其后裔是高姓群体中最重要的一支。齐国还有一支姜姓高氏,源于齐桓公之子齐惠公姜元的儿子公子祁(字子高)。公子祁之孙姜强亦取祖字为氏,名高强,强后裔遂以高为氏。由此算来,源于姜齐的高氏,也已3000余年。
高夷氏族:在夏、商的鲁、豫(今山东)大地,曾活跃着一支以鹄为图腾的高夷氏族。鹄即白天鹅,高夷属于东夷族。东夷族的先祖传为高阳氏、高辛氏,后来演变成东北地区的多个少数民族。因此,高夷或许直接出自高阳氏、高辛氏之高,又或许是因最早居住在今山东莒县一带,随东夷族入主中原而向西、向南迁移,到商朝进入河南北部的一个族群。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高夷成为周的属国,位于周朝的东部,遂以国命氏,史称高句骊,也就是后来进入东北的高句丽。春秋以后,高夷的高句丽氏逐渐向东北迁移,处于冀北至辽东一带,便以单字高为姓。这支高姓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到唐朝以后,高句丽之高姓的主要一部向西北迁移,演变为北方汉族高姓一系。另一部向东北,再进入朝鲜,成为当今朝鲜族高姓的始祖。
另外,在周朝“宗法制”下,层层分封,使“胙土命氏”遍及天下,于是,那些分封采邑的邑名也可命氏。据《通志·氏族略》中所载的齐国161个“以邑为氏”的姓氏中,就有一个“鄗”邑(今河北省柏乡县北)的邑主以“高”为氏了。虽然这个以鄗邑为氏的高姓族群,不见详载,但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因此,“高夷氏族”实际上是当今高姓大家庭中应予以重视的一源。
外姓改高:外族基因流入高姓群体之事,迟至汉朝已经发生。重要的有汉朝的匈奴句(音勾)王宜冠侯高不识后裔;金时女真人纥石烈氏、纳兰氏改高姓;清朝满洲八旗高佳氏、赫舍里氏、佟佳氏、郭洛罗氏等氏族集体命姓高。回族中则有西域穆斯林入关后改姓高,如元代学者高亨及子高克恭,其先世为西域回回,随蒙古征服者入关,落籍山西,以高为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逐渐同化为北方汉族的高姓。在南方,则有其他少数民族,如白族、哈尼族、京族、黎族、苗族、仡佬族、锡伯族、回族、东乡族、裕固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中的高姓。这些民族的高姓,或是其先祖由汉族融化而来,或是按少数民族译音确定,或是接受汉族官方赐姓而得。再有一种或因需依附大族权贵等政治原因而改。比如:魏时鲜卑族有楼氏改高氏,高丽羽真氏改高氏,南北朝元氏、徐氏改高氏等。北齐皇帝高洋,则给当时鲜卑族的元景安、元文遥等功臣,赐予了“高”姓。其父高欢,又因与重臣高隆之之父交厚,恩准本姓徐的隆之改成了高姓。再就是“高”字开头的复姓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改为单姓“高”,则是历史使然。此外,还有民间过继外姓子女为嗣而改高的,也较普遍。无论哪一种情况,至今都已是中华高姓大家庭中的一员。
(三)高姓主流
当今研究姓氏历史文化的学者们,一致认为,在庞大的高姓族群中,有一支高姓主流,那就是以高傒为得姓始祖的高姓后裔。高傒的后裔在齐国拥有过200多年的上卿地位,到春秋末年,遭田氏沉重打击,一蹶不振。到公元前386年,姜齐灭亡,齐国高氏的政治地位完全丧失,被迫出走齐地,纷纷迁居到南越、楚国、鲁国、赵国等地。
高傒十世孙高量,先为宋国司城(六卿之一,执国政,掌治城廓),后徙居楚国(今湖北江陵县);高量的十世孙高洪,东汉时为渤海郡太守,定居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支系。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今京津一带)高氏、辽东(今辽阳一带)高氏。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今江苏扬州)高氏。渤海高氏的后裔高伯祥,初居河北文安县,后迁徙到京兆,创立了京兆(今陕西西安)高氏。由此可见,高氏五大望族,四支出自“渤海高”,所以当今高氏子孙,多自称为“渤海高”后裔,奉高洪为“渤海高”始祖。
有关研究者指出:
渤海高于东汉末形成,至西晋渐趋兴盛,支繁系众。至南北朝,成为山东(太行山以东)士族代表,进入鼎盛阶段,产生了北齐王朝庞大的皇族集团。隋代虽国祚短暂,但仍有立下显赫战功的名相高颎、高劢和吏部侍郎高孝基等人闻名遐迩。
唐代高姓一度复兴。首先是高劢之子高俭(字士廉),成为开国功臣、太宗名相。还有高季辅(高士廉族弟);高璩(高士廉8世孙);高郢(京兆人,出自渤海迁卫州一支);高智周(晋陵义兴即今江苏宜兴人,祖上出自渤海高的广陵支系)4位令世人瞩目的高姓宰相,而同时涌现的6员名将中,4人封王(高开道一度受封北平郡王。高崇文先后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高霞寓受封感义郡王。高骈受封渤海郡王)。充分展现了唐代“渤海高”文武齐飞、功高荣显的风貌。
经过“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渤海高逐渐解体,流散全国,至金元时期大规模南渡,纷纷落业南方,谋求发展。最著名的如高季兴。这个自称为北齐勇将高昂之后的人,由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的一名家僮成长为一方诸侯,创建了五代十国之一的荆南国政权,使“渤海高”第三度成为立国秉政的皇族。
北宋以后,作为“渤海高”后裔,世系最清晰,地位最显赫的,应属北宋大将军高琼一系。景德元年(1004)冬,辽萧太后率精兵20万再次南侵,直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市)北城,朝野震惊。62岁的高琼,与寇准一起,力主抗敌,并拥真宗御驾亲征,杀死辽国先锋萧达揽,大破辽军,迫辽求和。景德三年(1006)病逝后,追赠为侍中,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卫国武烈王。高琼有14个儿子、12个女儿;有遵度等孙63人、士先等曾孙145人、公庠等玄孙71人、世祚等来孙13人。自高琼起的五世之内,7人追封为王。建炎年间(1127─1130),高宗下诏在杭州武林门内建高氏“五王祠”,内祀高琼、高继勋、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纪。而高琼的一位重孙女为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曾辅政三朝,史称“女中尧舜”。公纪之子高世则于北宋末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麾下行营副使,在金兵南侵的危机中,“扈跸南渡”,一直护从高宗赵构转战于浙东沿海,任元帅府参议、万寿观使、开府仪同三司、温州节度使、太保。靖康年间,除陷落中原的数百人外,高世则及同辈兄弟二百余人南渡至江浙一带,散布在江南临安、钱塘、温州、山阴、上虞、平湖、海宁、仁和、余姚、余杭、台州、处州、宁波、无锡、苏州等地,成为今浙江高姓的主体。高世则长子高百之后裔世居温州,次子高千之后裔居山阴西(在今浙江萧山)。绍兴初(1131),高世则家族在山阴县西梅花山白达湾建分祠,乾道二年(1166)起,又附祀少保忠节公高世则。高琼另一子高继伦之孙高耀祖和高继和之重孙高重光,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自山阴避居福建的福清、漳浦。漳浦开基祖高登(号东溪)为进士、迪功郎、古县令,高登第四子高拂聘岳飞之女银瓶小姐为妻,后裔迁居粤东潮阳和惠来等地。钱塘高仪于明代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宰相)。据此,高路加教授认为,以高琼为代表的两宋“高家将”史实,实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明清以来,明确记载出自渤海高氏名人之后的高姓家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几乎所有省分和河南等地。几乎所有高姓家族,即使族谱中世系记载不全,也众口一词自认出自渤海高。而浙、湘、鄂、川、赣、皖、闽、滇、苏、豫等省大量的民间族谱,都有明确记载为渤海高后裔的家族,形成了整个南方高姓的主干。近、现代,闽南粤东高氏子孙又大批移居港澳台地区及新马泰等周边邻国,还有很多旅居欧美海外。原先滞留中原的渤海高氏,或在多次抗战中殉节,或隐姓埋名,辗转避难,谱牒一无全璧,故北方高姓谱牒中的世系,一般只能上溯到元明之交,和渤海高的具体渊源关系很难查明,但和南方高姓一样,世世代代保留着出自渤海高的传说。因此,“天下高姓出渤海”,成了今天大部分高姓传人的共识。
(四)高姓政权
中国历史上,高姓人建立的政权,可以算到七个之多。
1.朱蒙建立高句丽
2004年7月1日,在苏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高句丽”,就是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夫余人高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立的国家,史称“高句骊”,或“句丽”、“句骊”。高句丽是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时,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古东夷族的一支,自称“帝高阳之苗裔”。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恒仁县五女城),西汉元始3年(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同时筑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集安市境,又称丸都山城),至北魏始光4年(427)迁都平壤(今朝鲜)。高句丽强盛期的势力范围,包括了今吉林省东部、辽宁省东北部和朝鲜半岛的北部。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朝和新罗(朝鲜半岛中南部)联军所灭,持续了705年的历史。高句丽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但他主要活动在中原王朝管辖范围内,并与历代王朝保持着隶属关系,是受中原王朝制约和管辖的地方政权。不论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中原王朝的强烈影响。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通用汉字记事,儒、佛、道文化盛行;特别是坚固的山城、雄伟的陵墓、辉煌的古墓壁画,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历的28代帝王中,有高琏、高云、高安、高延、高成、高汤、高元、高建成等8个帝王都先后接受过中国朝廷的册封。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高姓帝国政权。668年后,唐高宗授末代高句丽皇帝高藏为辽东都督、朝鲜王、安东都护府(治所初设在平壤,后移至辽滨城)都护、开府仪同三司。后来,高藏暗中与貊鞨相通谋反,被发配邛州(今四川邛崃县),其辖境内的百姓相继迁徙到河南、陇右诸州。686年,武则天封高藏的孙子高宝元为朝鲜郡王,698年改封忠诚国王,统率安东旧户。699年再授高藏之子高德武为安东都督。自此以后,高氏君长在高句丽的统治结束。徙居中国内地的高句丽国高氏中,有高云、高琳、高仙芝等著名武将,名响中国史坛。
2.高云取得后燕政权
十六国时期,后燕主慕容熙荒淫无道。407年4月,,后燕禁卫军将领冯跋(?~430,字文起,长乐信都,即今河北冀县人)杀后燕主慕容熙,拥立后燕主慕容宝养子慕容云为主。慕容云原姓高名云,字子雨,是高句丽人,自称高阳氏后裔。慕容宝当太子时,喜云武艺高强,收为义子。云登帝位后,复姓高氏,称大燕天王。以冯跋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掌军国大权。国号燕,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史称北燕。当时南朝称北燕为黄龙国。409年10月,高云被其宠臣桃仁、离班所杀,年仅36岁,在位3年,谥惠懿皇帝。冯跋诛杀离班等人后,即自行接替王位,仍称燕天王。430年9月,跋病死,其弟冯弘杀跋诸子自立。冯弘之世,北魏连年进攻,掠徙北燕民户。435年,弘遣使请高句丽出兵。436年4月,北魏大军又攻龙城。5月,冯弘在高句丽军保护下率龙城百姓东渡辽水,奔高句丽。北魏军入占龙城,北燕亡。共历3主、28年。由此可知,高云实际上是北燕的开国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高姓人建立的政权。
3.高洋的北齐王国
北齐是中国北朝时的王朝之一,存在于公元550—577年间。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文宣帝高洋在其父高欢、兄高澄开创的帝业基础上,取代东魏登上帝位,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境内)。歷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纬,幼主高恆及即位仅两天的高延宗和流亡突厥的高绍仪共八帝。577年被北周消灭,享国28年。是高姓人建立的第三个帝国,也是渤海高氏建立的第一个封建政权。北齐的实际开国者高欢的祖父高谧,是河北蓨县人,为高洪的后裔,原仕北魏,官至侍御史,因犯法被迁移到怀朔镇(今包头固阳县),数代居住在北方边关鲜卑人集中的地方,遂成了鲜卑化的汉人,但渤海高的血缘未变。北齐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盘,佔有今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同时与其并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梁、陈(取代梁,但只佔有前者部分领土)等。北齐天保三年(552年)以後,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属匈奴族),南取淮南,势力一直延伸到长江边,国力达到鼎盛。北齐的农业继续推行均田制,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同陈、北周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
4.高开道拥兵称王
高开道(?-624)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沧州阳信(山东阳信南)人。盐户出身,骁勇善战。隋末参加豆子冈(在山东惠民)格谦领导的起义军,任将军。格谦战死,他在沿海聚集旧部,发展力量。公元618年底,克北平,攻取渔阳郡,称燕王,年号始兴(一作天成),建都渔阳(天津蓟县)。旋从高昙晟,被立为齐王,不久杀昙晟,并其众。620年,接受唐北平郡王封爵,任蔚州总管。次年,复自称燕王,起兵反唐。623年,他第一次引突厥兵攻幽州,突地稽将兵击却之。第二次以奚兵攻幽州,州兵击却之。第三次又引突厥兵两万人两次攻扰幽州,唐军不能制。后来,他及其妻妾子女全家被叛将张金树所杀。高开道从隋末唐初起兵至灭亡,历时8年,建立的燕政权历时5年,而他启用的“始兴”年号,则使用了7年,《旧唐书》卷五十九载其传。
5.高季兴建立荆南国
五代十国之一的荆南国,又称南平、北楚。后梁开平元(907)年,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当时荆南所辖的10州为邻道侵夺,只有江陵一城。高季兴到任后,招集流亡,民渐复业,又收用一些文武官作辅佐,暗中准备割据。后唐同光二年(924),受后唐封为南平王,史称荆南或南平。后唐灭前蜀以后,高季兴得到了归、峡二州。他本欲夺取夔、忠、万等州,终不敌后唐而作罢。
荆南虽地狭兵弱,但却是南北的交通要冲。其时南汉、闽、楚皆向后梁称臣,而每年贡俸均假道于荆南;因此高季兴便邀留使者,劫其财物。至南汉、闽、楚各称帝后,高氏对南北称帝诸国,一概上表称臣,以获取赏赐和维持商贸往来,由是被诸国视为“高赖子”。公元929年,高季兴死,后唐明宗追封他为楚王,故南平又称北楚。据有今湖北江陵、公安一带,建都荆州(今湖北江陵)。其子高从诲继立,后经高保融、高保勖,直到第五主高继冲,于宋太祖建隆四年(963)纳地归降。
由高季兴公元907年担任节度使至荆南国于公元963年亡,前后历57年。是高姓人建立的第五个帝国。也是“渤海高”建立的第二个帝国政权。因为高季兴自认其先祖是东魏司徒高昂(491-538,字敖曹,蓨县今河北景县人),高昂则是出身渤海高族的名人。
6.高升泰的大理国(大中国)
大理国(大中国)是中国宋代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今云南一带建立的民族政权。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段思平自立为王,国号为大理,亦即段氏大理。段思平传12世至段廉义时,权臣杨义贞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杀廉义自立。4个月之后,善阐(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诛杀杨义贞,立段廉义之侄段寿辉为王。寿辉传位给段正明。清平官(宰相)高升泰于宋元祐九年(1094),接受大理国王段正明禅位,称“大中国表正帝”,改国号为大中国(大理国)。升泰去世后,其子遵遗嘱还王位与正明之弟正淳。段氏复立,史称后理国。高氏世为后理国清平官(相国),号中国公,掌实权。据云南鹤阳土司村《高氏家谱》(万斯年1942年手抄本)载,出于宋代大理国世袭清平官的白蛮高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景冈村。先世可上溯至唐代高崇文,及其孙唐安南都护高骈、重孙高芳。自高芳之子高望奏始,皆如同今彝白等族实行父子联名制,例如高奏晟、高晟君、高君补……这说明原本是江西汉族的高姓人,从这一代开始融入白族之中。直至清末,白族高氏世袭鹤庆土司之职。可见高崇文后裔广泛分布于川赣皖闽滇等地。如果万斯年的手抄本不误,则同时说明,高升泰受禅的“大中国”(大理国),亦可算“渤海高”建立的第三个王朝。高升泰后裔世袭的清平官(宰相)又称“高国主”,历13代,位高权重,为治理东至普安路之横山(今贵州普安),西至缅甸之江头城(今缅甸杰沙),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今越南莱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的大理政区,推行汉族文化,加速大理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大理与缅甸、越南、马来亚、印度、波斯等国贸易往来,创立僰(白)文、壁画、木刻艺术以及传播儒、佛文化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一段不容忽视的历史。
7.高永昌的大渤海国
辽天祚帝时,渤海人高永昌任东京(今辽宁辽阳)裨将。天庆六年(1116),辽国渤海人民杀辽东京留守起事,高永昌亦乘机起兵反辽,驱逐大公鼎、高清明等东京官员,占据东京,自称大渤海皇帝,建年号隆基,攻占辽东五十余州,辽东各地渤海人纷起响应。大渤海国立国7年后,天祚帝派萧韩家奴、张琳率军前往镇压。高永昌向金国求援。金太祖将计就计,派金军以增援为名,占领东京地区。辽军与渤海军经过30余战,处于有利的形势。金军乘机从背后攻击辽军,辽军大败。金军又乘胜讨伐高永昌,击败了高永昌的渤海军,占领东京,擒斩高永昌。高永昌反辽,结果被金所利用,辽东京等五十四州都归入金国版图。历时7年的大渤海国,为高姓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国,也是“渤海高”建立的第四个帝国政权。
(五)高姓名人
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的高姓历代名人,有476名,约占名人总数的1%,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六位。而高路加教授的《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一书中载录的、及全国数家省级图书馆收藏的高氏族谱记传的高姓名人,至少可以再增加150—200人。这还不算近100年的风流俊秀。因此历代高姓家族名人辈出,决不是夸大其词。
高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95%,排在第十九位;高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61%,排在并列第三十六位,著名的高姓丹青妙手可以数到近100人。在中国历史上,现可查到的帝王有46人,宰相38名,后、妃12人,状元5名,进士128名。至于那些名载史册的文宿武将、英雄义士、清流隐逸、儒释道高人、乃至能工巧匠、巾帼尧舜等,更是数不胜数。这有待于今天的高姓传人去挖掘整理和总结。比如,战国时郑国大夫高渠弥、高克;战国末年的义士高渐离;东汉学者高绣;南北朝北魏大臣高允、东魏丞相高欢、北齐国主高洋;隋朝宰相高熲;唐朝名将高骈、高仙芝、诗人高适;五代荆南国君高从海;北宋大将高怀德、高琼;南宋词人高观国、造船家高宣;元朝戏曲作家高文秀、高则诚;元朝与赵孟頫齐名的画家高克恭;明朝大臣高拱、诗人高(木秉)、戏曲作家高濂、农民军领袖高迎祥;与顾宪成并称”高顾”的“东林学派”大师高攀龙;清朝书画收藏家高士奇、画家高其佩、高凤翰;”扬州八怪”之一的高翔;清文学家高鹗;及近代天文学家高鲁、画家高剑父;当代病毒学家高尚荫、有机化学家高怡生、高振衡、地质学家高振西、电工专家高景德、自动控制专家高为炳;在传统中医学上久享声誉、弘扬针灸术的高武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人。他们的业绩,是高姓家族的辉煌,是国家民族历史的亮点,更是促进当今文明建设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六)高姓分布
根据有关专家学者的统计,高姓人历史上和现今的分布状况大约如下:
历史上,高氏最初的发源地基本认定在今河南省境内。但自春秋后,大都出自齐鲁之地。春秋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后,经吴越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东汉时,渤海太守高洪定居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成为高姓望族。汉末,又有一支高氏由陇西(今属甘肃)南迁至滇中(今属云南),后成为云贵白蛮大姓。南北朝时,渤海郡人高欢及其子孙建立的北齐帝国,形成了庞大的北方高氏皇族集团。与北齐同祖的京兆高氏,初居文安(今属河北),后迁徙到京兆(今西安一带)。吴丹阳太守高瑞,初居广陵(今扬州),后迁至秣陵(今属江苏)。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导致了高氏的大批南迁。唐初,有高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高钢(河南高氏)因避”黄巢之乱”南迁入闽,为高姓入闽后的始祖。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高姓大约有8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5%,排在第十五位。安徽为高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高姓总人口的15.6%,占安徽总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四川五省,这五省高姓人占高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浙江三省,又集聚了约20%的高姓人。全国以皖豫陕冀为中心,向东北、西北、东南呈放射形的高姓分布带。
明朝时期(1368-1644),高姓大约有9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排明朝姓氏第十九位。其间高姓人口纯增加率为4%,净增约4万人。当时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约占高姓总人口的18.8%。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12.5%)、浙江(12.2%)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甘肃、河北四省,约占高姓总人口的29%。若以宋、元、明600年间看,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高姓人口基本没有增长,远远低于当时全国人口的增速。此期间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山东、江浙、赣、陕、晋五个高姓人口聚集地区。至清末的近1000年间,高姓人口增加率呈”V”形态势。全国的分布,大体上山东、安徽、江苏三省约集聚了高姓总人口的30%;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五省集聚了31%。其中山东集中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人口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3%。形成了从渤海湾到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人聚集区域。
当代高姓的分布状况:
自明朝至今,中国总人口由9300万发展到13亿,约增长了13倍。高姓人口则由93万到1452万,达15倍。显然高于全国的增速。明清以来,高姓人口流动率和流动方向,与宋、元时代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向东的迁徙。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每平方公里达2.7人以上,尤其山东中部高达6.4人。高姓人分布密度状况表明:密度最高的(2.7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8.1%,大约有641万人;密度为0.9-2.7人/平方公里的占国土面积的42.2%,约719万人;不足0.9人/平方公里的占国土面积的39.7%,约92万人。这说明,高姓人口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如从高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看,高姓人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最高达1.2%以上。尤其在甘肃河西走廊、山东中部、陕、晋北部、黑龙江东北,一般在1.8%以上,有的高达到3.6%。这部分高比例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9.2%。在四川、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东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高姓频率一般为0.6%-1.2%,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的30.5%;其他广大地区,高姓频率不足0.6%,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的40.3%。
链接:https://www.sohu.com/a/344973922_68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