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平均海拔780米,被誉为“长沙小西藏”,有密印寺、芦花瀑布、大沩凌云、沩水源头等著名景点,是风光秀美、钟灵毓秀的国家级生态乡镇。
这里夏季平均温度比城区低6—10度,宁乡母亲河沩江由此发源,是气候宜人、宜居宜游的全国美丽宜居小镇。
这里还曾是山沟里的穷乡僻壤,2018年仍有贫困人口1545人,约占全乡总人口的8%,近年来却蝶变绽放新风采,成功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成为了全省闻名的夏季避暑旅游目的地。
“党群共建”赋能经济发展
“沩山,一座茶山上的避暑小镇。”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沩山乡坚定不移地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带动作用,谋划好“党建+产业”这盘棋。
凝心聚力共推茶业发展。按照“小而精、差异化、茶旅结合”的思路引导茶业转型升级,以“统一采摘标准”“统一收购价格”“统一租金价格”为抓手,稳定茶企发展、保证茶农增收,通过举办茶旅文化节、茶叶产业高峰论坛等节会,进一步聚拢人气。2022年,1-5月全乡已生产春茶352.8吨,预计全年总产量将达450吨,较去年增长7.5%。沩山毛尖(绿茶、黄茶类)已入围农业部2022年“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候选名单。今年4月,沩山乡成功入选“国”字号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党群共治”赋能乡村治理
沩山乡党委通过党建赋能,将党群连心“五个到户”“四联五到位民情大走访”与“人民调解+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实现网格凝聚、党员示范、党群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
齐心协力共护安全家园。以“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大力开展交通安全顽瘴痼疾专项整治,乡域范围内连续多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021年,成为宁乡市唯一一个消防事故、道路交通亡人事故“零发生”的乡镇,截至目前已连续27个月无道路交通亡人事故。
“党群共享”赋能文化服务
打造红色阵地,筑牢民心堡垒。2021年,建设了以“沩山是个好地方”为主题的红色文化陈列展,打造了沩水源研学基地,成功创建“清廉村居”示范点,举办农业技能培训班11期,不断拓宽党建活动阵地。
党建引领文化,服务凝聚人心。建设好沩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用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每日大健身”“每周大舞台”等一场又一场的文化盛宴不仅深受当地人民群众喜爱,而且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